覺得自己的創意不夠用了嗎?先看看這家外賣平臺是怎么做的
品牌
發表時間:2019/3/28 7:22:16??來源:首席品牌官??作者:ujhn??
品牌
發表時間:2019/3/28 7:22:16??來源:首席品牌官??作者:ujhn??
如果你在一家代理商服務同一個客戶三年以上,或者在一個品牌的市場部門工作了同樣時間,那你肯定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我覺得自己的創意不夠用了。
一年又一年循環往復的熱點:從春節到三八、從端午到中秋,從圣誕到元旦,然后是又一年的春節…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受眾,一個品牌到底有多少故事可以講?
這個問題不好解,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家外賣平臺是怎么做的。
餓了么星選是餓了么在去年 10 月份推出的主打高品質餐飲的外賣平臺,上線時間不久,已經積累了一定程度的知名度,一方面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的母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因為其自身確實推出了一些可圈可點的市場傳播作品。
01
只要你稍微關注一些行業動態,前一段時間一定看到過這樣一支廣告。
廣告運用荒誕的故事風格和分集的結構形式,講述了一個普通職場白領因為吃星選外賣收獲愛情、事業、財富最后成為人生贏家的無厘頭故事。
不到 3 分鐘的時間里劇情急劇轉彎,用巧妙密集的彎道設置,成功引領每一位用戶走到最后,將“點餓了么星選好運餐,豬事順利吃出來”的核心信息穩穩的塞進用戶的腦袋。
由于風格獨特和內容新奇,視頻上線后在行業端和用戶內引發廣泛討論,一度刷屏,為餓了么星選帶來巨大的傳播聲量。
當外界還在因為忙著給這支視頻定性而爭論不休的時候,餓了么星選內部早就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了新項目,并且在與上一支視頻相距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上線了。
02
這支視頻與之前的“沙雕”風格截然相反,星選聯合 5 家品質商戶,一本正經的講起了食材和菜品故事。
沒有夸張劇情和復雜橋段,利用逗趣的形象和生動的文案,向消費者展示了一道道擺上消費者餐桌上的美食匠心,一句“春味正好,不時不食”作為視頻主題,意境深遠,為用戶帶來一片盎然春意。
兩支片子都體現了很高的策劃和制作水準,但更難得的是品牌方能在短時間內,保證持續高質量的物料輸出。
03
除了這兩支廣告,去年年末餓了么星選還推出了一組有趣的食物動畫。
可愛的小短片將食物擬人化,使它們具備不同的屬性人格,不管是冷笑話還是熱段子,都讓你記住了這些萌到心坎里的小可愛,更記住了吃燙嘴美食,就上餓了么星選。
總 結
回看餓了么星選的系列廣告:風格十分多變,有沙雕、有國風、有可愛;形式各不相同,有實拍、有定格、有 MG 動畫,每支廣告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觀看感受,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對于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一個品牌如何不斷講出別出心裁的好故事?在餓了么星選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要對品牌進行持續不斷的深入思考:品牌面臨的問題是什么?解決的辦法是什么?我的工作是對品牌有價值的嗎?如果能立足產品本身,持續不斷的與自己進行這樣的深刻對話并給出最誠懇的回答,那么你就會從根源上獲得更多的思考維度。
從餓了么星選花樣百出的廣告作品背后,我們同樣可以追溯到創意的源頭所在:
想建立品牌正面聯想,在“美食”與“好運”之間產生關聯,所以有了《豬事順利吃出來》病毒廣告;
想讓用戶感受平臺商戶優質,食材選取精良,于是就有了《春味正好,不時不食》國風視頻;
想向用戶傳達,星選平臺配送包裝好,物流快,食材燙嘴,才有了“燙嘴節”系列趣萌動畫。
賴聲川說,創意就是給出一個題目,然后解開它。餓了么星選正是因為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本質,才找到了最精準的解題方法。
其次要對消費者所處的語境有清晰準確的認知: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消費者會如何評價我的作品?消費者會因為我的作品而產生消費行為嗎?這是一個需要將自己完全帶入消費者所處語境的角色轉換過程。
社交平臺總會涌現千變萬化的文化現象,這些都是創意的靈感來源,因為它代表了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傾向。比如借助沙雕文化,餓了么星選還有京東之前的系列沙雕廣告,都收獲了用戶的喜愛,而這種風格的創意在早些年,很難有用戶買單。
最后,作為品牌人,對創意本身也需要具備像樹木對陽光一樣的渴望,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讓創新成為我們最根本的思考習慣,對老舊的、重復的、無價值的、自我催眠的東西徹底摒棄,對成就一個品牌和創造好的作品懷有有深深地向往。
只有這樣,才能讓品牌保證持續不斷的內容輸出,讓品牌人獲得生生不息的創意活力。從餓了么星選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品牌對于創意的執著,也正因如此,才催生了一眾優秀廣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