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專注于完成一件事。就這么簡單。你今天的待辦事項清單可能和我的清單一樣。從寫一篇博客文章到在Facebook做一輪推廣,再到取你的干洗衣物。
我們之所以創建這些任務清單,是因為我們希望讓自己感覺到我們的一天是高效的。然而,當今天結束的時候,等到我們坐到自己的車里或者叫Uber里或者騎著我們的摩托車回家的時候,我們就會想:“我今天真正完成的工作并不多。” 為什么會這樣呢?
控制分心是行不通的
我們之所以沒能完成我們希望完成的這些工作,是因為我們太容易失去專注了。我們每一天都無法做到專注地工作,我們注意力每天都在和電子郵件、Slack聊天、社交媒體更新、手機沒完沒了的通知更新之間不斷斗爭。我們就好比生活一個視頻游戲中,為了保持基本的專注,我們不得不不停地戰斗。
這里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這些主要都是你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我們可以假裝我們可以排除所有的干擾,但遺憾的是,我們做不到。這就好比說,我們想放棄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但是我們做不到,因為它太美味了。
所以,與其假裝我們能夠控制住分心,不如專注于我們真正能控制的輸出。
專注=高效
確保進步的唯一方法就是瘋狂地對待你要專注的事情。我過去常常列一些我準備做的事情的清單。這種感覺很好,感覺就像是清理了我的大腦硬盤。任務列表將會展示創業公司的榮耀。我將完成所有的工作,然后開始享受我的公司獲得的一些真正的收獲。
我過去曾將3件最重要的事情移到清單最上面,說:“我的目標是在一天結束前完成這三項工作。就三件事,不用擔心。” 然而這正是我搞砸的地方。你可能已經發現我過去在哪里搞砸了,我們今天不能完成三件事,我們只能完成一件事。
但是,事實是,如果能堅持每天都能完成一件事,那么所有事情最終都會慢慢完成的。
“一件事法則”
幾年之前,我開始遵循“一件事法則”。不過我依然會列出一個長長的待辦事項清單,因為這有助于我梳理自己的工作思路。但是我已經不再認為清單列表里的所有工作都是我今天必須完成的工作了。
我開始將“我需要完成的工作”與“我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區分開來。我使用了是一個叫做Google Keep的的非常簡潔的小產品,你可以用它創建任務清單,非常好用。
我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我每天都會選擇一件需要完成的工作,不管這項工作看起來有多么小。如果這項工作需要花我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也沒關系。那么在這一個星期中,我每天都將這項工作作為我當天需要完成的唯一工作,直到完成為止。
不過不要誤會了我的意思,除了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我在這一天中也會做很多其它工作的,做的其它工作有的也是在待辦事項清單中的。但我,總是把每天必須要完成的那項工作放在最重要的突出位置,這樣我就不會讓其它容易讓我分心的事情分散我完成這項工作的注意力。這么做的目的是不斷地回到這個工作上來。
一件事一件事地不斷累積
我已經發現,我猜你也會發現,從長期來看,一天完成一件事,這種一點一點不斷累積的工作方式,要比想瘋狂地一次性完成大量工作要高效得多。
如果你打算一次性減掉10磅體重,你可能永遠做不到這一點。但是如果你將目標調整為一次減掉1磅體重,并為此瘋狂努力,你幾乎肯定能達成這個目標。就這樣1磅1磅不斷地累計,你很快就能減掉10磅體重。
這就是我對自己的創業公司發展的看法。我們每天都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但與其他許多公司不同的是,我們每天確實都完成了這一件事,因為我們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專注。
當我回顧我自己過去創辦過的所有創業公司以及我遇到過的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時,我發現,能夠定義我們的不是我們放在待辦清單上的事情,也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而是我們實際完成的事情的總和。
所以,我每天只關注一件事,而我每次確實都完成這件事了。我希望你也能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