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科技?
如何在市場調研中發現痛點?
創新都有哪些形式?
港大ICB是隸屬于中國香港大學的一個無盈利組織,與長江商學院和浙大的EMBA相比,區別在于其辦學理念更加主張專業、前瞻、實用和實效,幫助各企業中層管理者解決實際問題。
一、黑科技與商業變現
第一,黑科技
網絡上對于黑科技的解釋版本很多,但卻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我本人對其進行了總結,最近發現,很多觀點與馬云先生對于達摩院的期望不謀而合。
首先,黑科技是面向未來,具有前沿性的科技研究;
其次,黑科技要能夠解決社會問題,持續擁有市場潛力。
比如阿里巴巴最初只是想要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商業交易問題,因而具備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第二,商業變現
A. 滿足市場剛需
有時候,無論是科研人員、專業老師或者是產品銷售從業人員等,對于剛需都不甚了解。
剛需,即滿足客戶的剛性需求。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Latent Need)。比如2007年誕生的iPhone1,是一款突破性的互聯網通信設備。
B. 創造價值
這里的價值不僅僅指追求經濟效益,還要創造社會價值,解決社會問題。
企業家和生意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企業家會有一定的使命感,自發的想要解決一些問題,在創造價值的同時,收獲利益,而不是單單追求金錢收益。
C. 科技產業化
很多人認為,發明就是創新,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實驗取得成功只能稱作發明,而不是創新。只有市場能夠接受、客戶愿意持續使用,才能夠稱之為創新。
西方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認為,營銷和創新是企業最重要的兩個功能部門;施振榮先生在《再造宏基》一書中提出“微笑曲線”一說,認為研發和營銷是再造宏基的最重要元素;證實了東、西方在理論實踐方面的一致性。
當進入工業4.0時代以后,“微笑曲線”的形成會更加明顯,同時也意味著OEM(俗稱代工/貼牌生產)的處境愈發艱難。與之相對的,研發和營銷將變得愈發重要起來。
工業4.0的概念是在2013年由德國率先提出的,2015年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十年規劃。
事實上,工業4.0是一個復雜的概念,但是“中國制造2025”可以用“隨需而制,協同創新”進行概括。
傳統的銷售模式是,在工廠或者實驗室完成產品制作,然后找尋合適的客戶進行銷售。隨需而制是按照市場需求,來制定策略、研發產品。需求就是一種市場導向;大多數公司最終的盈利,都來自于如何貼心的滿足用戶需求和增加用戶粘性。
只要產品好、定位合理,客戶就會不請自來,據說有80%的客戶是在尋找供應商的。
所以,如何找到客戶需求并滿足需求,是做產品的重中之重。
二、市場調研的重要性
大多數企業包括知名企業的研發部,做市場調研(Market Research or Market Assessment)的很少。不做市場調研的原因無非是,研發人員不懂市場調研,將市場調研工作交給市場部同事,而市場部同事又不懂技術,不知道哪些需求可以通過現有技術來滿足。
事實上,市場調研并不需要很長時間。市場調研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如果跳過此環節,直接進行應用開發,很可能會盲目找不到競爭對手,不了解全面的市場情況,不明確自己的技術價值所在。市場調研的兩個關鍵要素是市場化技術和可專利性。
知識產權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無論是上市或者融資都會是一大利器。因此,申請專利對于企業至關重要。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專利和貿易秘密等,就像可口可樂的配方不公開一樣。
申請知識產權是講究策略的,因為申請的專利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所以專利申請地、專利范圍以及客戶所屬地都要進行綜合考慮。在未來,創新策略是應該和市場策略或者說商業策略結合在一起的。
現在很多政策鼓勵創新創業,初創型或者中小型企業,如果自身資金有限,就可以利用相關政策、尋找相關資源進行合作。比如為對口單位提供相應的科技技術支持,如果提供的技術與該單位的業績相關,會受到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所以,想要做一個產品,就要學會多進行換位思考。
所謂的市場調研就是要明確用戶需求,找到市場痛點,就像馬云當初前瞻性的看到了中小型企業的痛點所在。尋找痛點需要深刻的挖掘和不停的驗證。
除此以外,市場調研還需要知道潛在客戶、競爭對手、合作伙伴以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的研發機構就是因為不了解市場,才會將原本價值9000萬的技術以200萬的低價轉讓,并且為此而竊喜。
三、如何做好市場調研
一般來說,市場調研(Rapid Market Assessment: RMA)最好由自己來做,并且應該在3個月內完成。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了解市場。
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市場調研,首先都應該著眼全局,再一步一步縮小,比如再從中國到浙江,從浙江到杭州。必須從全局出發,且不能顛倒。
雖然現今處在互聯網時代,但是市場調研不能完全依賴于互聯網,而是應該更多地與相關專家進行溝通,獨立思考,提出假設,并去驗證假設。了解市場還包括了解市場的大小、增長率、新科技以及競爭對手的理念等。這個過程就是一筆別人拿不走的財富。
第二,細分市場。
整個市場就像一塊大餅,假設分為5塊,每個人都只能取得其中的一塊,無論是多大的公司,都不可能獨吞。因此,一定要有所篩選。
第三,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可以從產品、價格、渠道和推廣模式四方面入手。
如果一家企業擁有核心科技,想要將產品進行產業化,或者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的話,一定要先進行市場調研。只有經過市場調研,才能慢慢了解到自身的價值、核心競爭力,以及是需要繼續研發還是售賣,要記得申請專利,保護好研究成果。
現在很多人都擁有可穿戴產品,比如iWatch或者小米手環等。假設有一家公司想要將室內定位技術或者藍牙技術,嵌入到可穿戴設備中去,首先要進行市場調查。
2015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50億美元,對整體市場有大致概念。中國:該產業72%集中在深圳,深圳80%的研發集中在南山區。如果沒有進行市場調研,就無法準確的制定營銷策略,可能會造成營銷員全國亂跑去尋求合作方案。了解到競爭對手或者客戶的分布,接下來的判斷就很容易做了。所以,市場調研可以令思路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