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說,以微信公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上升到了公司戰略的層面。大部分企業老板都會重點關注,甚至親自負責。
下面介紹微信運營的幾個誤區可能會對此有所幫助,
誤區一:定位
告知用戶還是服務用戶?
很多企業領導會要求微信小編來發布如下內容:
企業大事記:比如企業成立20周年,回顧不易創業之路;產品硬廣:簡單粗暴新品發布,我們的方便面又推出新口味啦;企業及領導人新聞動態:企業獲得XXX榮譽,領導人出席XXX峰會……
翻看微信歷史消息列表,大部分文章中透露出一種濃濃的我愛企業如家的感覺。誠然企業的優秀之處值得肯定和傳播,但是這樣的內容更多適合存在于企業新聞網站、微博、企業內刊匯中。這類內容對于用戶的價值十分有限,同時用戶也缺少傳播的內在動因。
長此以往,雖然領導十分關注,工作人員也十分盡心,但微信運營的效果勢必不會令人滿意。
解決方案:
微信作為能夠直接觸及用戶的平臺,加之大部分企業的微信公眾賬號發布內容的數量受限,可以說每一篇推送內容,每一個用戶點擊都十分寶貴。
企業微信應該更多將精力用于服務用戶,提供與企業服務相關的功能,滿足用戶需求。讓微信公號對于用戶真正有用,成為一個隨時隨地準備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貼身管家,甚至形成一種良好的朋友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企業沉淀、聚合用戶。
只有企業與用戶之間形成良好的伙伴關系,企業贏得了用戶信任,獲取了粘性用戶,用戶同時也得到了便捷、優質的服務,最大化的實現了微信公號可能為企業及用戶帶來的益處。
誤區二:盲目追求粉絲數量
提到微信運營,不得不提KPI。這是一個老板們津津樂道,員工們畫小圈圈詛咒的存在。在微信運營方面,如何制訂有效的KPI,是老板們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在制訂KPI的時候,對自身所在行業及用戶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制定了不符合實際的KPI,對于企業的新媒體戰略以及新媒體團隊的健康發展來講,都會產生很大的弊端。
解決方案:
對于粉絲量,企業需要對自己所在領域的市場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判斷。比如,對于餐飲類企業,需要掌握自己的潛在客源是多少,每天那可能新增的客源在什么范圍,通過營銷活動能夠吸引多大量級的新客等等,掌握了這些實際數據對于企業制訂合理的粉絲量KPI十分重要。
在粉絲數量之外,企業還應該把關注點集中在如何提升粉絲活躍度方面。可以通過活動策劃,提供服務等方式,將來之不易的粉絲轉化為活躍粉絲,以此來實現粉絲的最大價值。
誤區三:閱讀量追求10萬+真的有意義嗎?
很多老板,看到別人家10萬+的文章刷屏,十分眼紅。
其實,對于企業來說,閱讀量不應作為考量KPI的首要標準。更應該關注與企業相關的轉化量。
如果企業的目標是推廣APP,那么應該考慮的KPI就是通過微信公號下載APP的轉化量。
如果企業的目標是提供服務,那么應該考慮的是有多少用戶通過微信渠道得到了滿意的服務,服務還有那些提升空間。
如果企業的目標是對商城進行引流,那么應該考慮的是鏈接跳轉商品頁面的跳轉率,以及跳轉用戶的成交率。
解決方案:
從需求和問題導向出發來制定合理的微信運營粉絲量及閱讀量KPI,是老板們在規劃企業新媒體戰略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如果盲目追求閱讀量,小編想的就是各種追熱點,博眼球、標題黨,內容很可能和自己產品服務無關,甚至去人為刷閱讀量,反而得不償失。
誤區四:品牌光環:知名品牌的微信號必然會獲得成功嗎?
很多企業在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資本積累中,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同時也獲取了很大的成功。在新媒體環境中,企業所獲得的地位很可能不會與獲取的成就與地位一致。在新的規則環境下,大企業具有很大的資本優勢,有足夠的實力來聘用優秀的人才,但是同時也具備較高的溝通成本及試錯成本。
解決方案:
活躍在新媒體平臺的年輕人們,不會因為品牌知名而對其另眼相待,反而會喜歡有個性、好玩、有趣的新媒體傳播內容。在快節奏的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大牌企業成功完成新媒體語境的溝通方式轉變,會比小而輕的年輕企業付出更大的成本。
例如滴滴、支付寶、海爾、招商銀行、海南航空等大企業,找到了自身企業與微信公號的巧妙結合點,都玩出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從概率上來說,想花點時間、HeyJuice等小而輕的企業,試錯成本低,受到的約束更少,所以玩法更加多樣,討得用戶歡心。
上一篇:微信小程序最適用于哪些企業?
下一篇:三種方式教你運營好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