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與實體“融合”使產品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成為可能
大數據
發表時間:2018/4/24 9:57:22??作者:womm??
大數據
發表時間:2018/4/24 9:57:22??作者:womm??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就是生產力”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在不久前的全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由此看來,發展數字經濟,關鍵是要實現實體企業與新技術的融合。而要實現這個融合,在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看來,實體企業一方面需要自身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科技公司提供企業服務助力。他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還說到,從過往來看,以技術為底層的企業服務公司能夠幫助實體企業不斷釋放新的動能。
數字化企業服務就是B2B2C
從全球來看,科技公司的企業服務的發展已經有近50年時間,但在不同的技術條件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效果。
一是信息化。1970年開始,PC出現并在企業經營中大規模應用。到90年代,以ERP的出現為節點,企業信息化開始規模化應用,企業運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是SaaS化。2000年開始,依托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基于云架構的SaaS服務成為新的市場動力。
三是移動化。2013年開始,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開始普及,用戶實時在線,科技企業開始用時時刻刻與人連接的數據來服務隨時在線的人,線上線下融合成為企業服務的新趨勢。
四是AI化。2016年之后, AI的成熟,使得客戶精準洞察、市場需求預測、精準營銷、柔性制造等成為可能,AI企業服務開始嶄露頭角,而且很快就展現出極大的潛力。
從信息化、SaaS化,移動化,再到AI化,每一次技術升級以及基于新技術的企業服務升級都會驅動一波經濟增長。當下的中國,正處在上述四個模式同步發展的階段,即信息化、SaaS化、移動化和AI化的四化合一。這四化合一,構成了數字化企業服務。
在陳生強看來,數字化企業服務,實際上是基于企業經營的四個維度,對場景、用戶、產品、運營和管理進行全面數字化。通過對上述四個方面的數字化,科技公司可以將分群、分層后的目標客戶群帶到實體企業面前,并預測用戶的需求,然后將這些需求傳遞到企業的采購、生產、資金管理等環節。也就是說,數字化企業服務是B2B2C的模式,可以通過服務實體企業進而服務他們的客戶,它既是效率優化工具,又是收入增長工具。
就拿京東金融來說,作為定位于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科技公司,它實際上就是用B2B2C的模式,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的企業服務。
在1.0階段,京東金融用互聯網、零售、物流等數據去做風險定價,將數字資產化,開發出數字化的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新的模式,極大地助力了實體經濟中的制造業、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企業的升級,并幫助小微企業、95后甚至00后的年輕人以及三農客戶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服務。
而到了目前所處的2.0階段,京東金融與金融機構融合,助力金融機構實現在場景和用戶、產品以及運營和管理上實現數字化。一是助力金融機構將數字資產化,二是助力金融機構將資產數字化,從資產端、資金端兩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創造中國獨一無二的企業服務新模式
在陳生強看來,對中國發展新型數字化企業服務來說,當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從時間節點來看,中國當下正在經歷從粗放型的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增長階段轉變、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需要數字化企業服務助力數字經濟真正滲透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各個支柱產業中去。
從技術條件來看,中國催生新興數字化企業服務的技術土壤也已經成熟。
首先,移動互聯網應用全球領先。基于移動支付衍生出的各種商業模式,超過7億的全球最接納移動互聯的成熟用戶,用戶的數字化和場景的數字化初具成效,使得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具備做線上線下融合基礎的一個國家。
其次,AI技術的應用全球領先。在零售、金融、物流等諸多行業,中國科技公司利用AI技術從服務C端逐步轉向服務B端轉換,連通消費端與生產端,使得產品的數字化和運營管理的數字化成為可能。
適合的時間點,領先的技術,再加上實體企業思考方式的轉變,中國的數字科技公司在這種條件下,完全有機會創造出全球范圍內獨一無二的企業服務新模式,并引領全球企業服務的未來。
總而言之,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這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個過程中,數字科技公司與實體企業只有真正弄懂“融合”的精髓所在,建立起數字化的思考方式,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我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