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零售行業正發生著激烈的變革,從直播、微商、社團等零售新模式到各種高大上的零售新技術,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在感嘆變化日新月異的同時,無數人也陷入了迷茫:零售未來到底要往哪里走?零售生意到底應該怎么做?
互聯網商業以迅即的方式完成了對大眾的教育和消費收割,也逐步從滿天飛的概念落到線下的有形零售: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入資收購了大量的實體零售;如三只松鼠這樣的純互聯網品牌,也在線下開枝散葉廣開門店;而廣大的實體零售企業也不斷引入互聯網元素,在業態創新、供應鏈優化、管理效能提升各方面做迭代。
從早期的線上零售與實體零售互相敵視到如今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線下各自發揮所長:線上的多選便捷&線下的服務體驗,大家各有測重,找準定位,各自一片天,互為補充,共同服務顧客。
砸錢買份額和拿“全網最低價”當噱頭的電商模式不是零售的主流。電商是資本邏輯,砸錢買份額培養習慣再來收割,所以注重價格和流量;實體是經營邏輯,要下功夫做服務細水長流,注重的是消費者經營,急功近利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我們做零售生意的廠商們要清楚一點:非要在實體零售跟線上拼價格當然拼不過,要回歸到零售本質,提供給顧客更好的服務和超值感受。
經過電商“便宜(劣質)、方便(維權找不到人)的粗暴教育,大家也越來越明確實體的意義在于權益、服務、體驗的保障,這是且只能是實體零售的核心價值,也是廣大跟實體零售做生意的廠商要關注的核心:
如何在實體零售的生意推進中,更多的立足基礎,深挖細節,提升服務質量,改善顧客體驗,做出特色,從而在競爭中跳脫出來。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就要認真反思與賣場的合作:
? 如何順應零售發展潮流與賣場共同進步?
? 如何夯實賣場操作中的各項業務基礎工作?
? 如何讓我們的業務員具備扎實的業務功底?
? 如何讓業務團隊避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做好當下?
? 如何讓業務員、導購員認真對待每一個顧客,抓住每個銷售機會?
? 如何讓業務團隊能說好每句話,做好每件事,落實好每個細節?
? 如何讓業務員做好每次談判前、中、后的功課,保證談判效果?
? 如何讓業務員每次巡店都能帶著問題去,帶著結果回?
……
種種問題擺在面前,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改進。
不應太多關注概念性的、務虛性的東西,那是本末倒置,我們已經被太多滿天飛的概念搞暈了,迷失了,忘記了做零售的初心。
當前變化多端的復雜零售環境下,越要清楚地認識到實體零售的核心價值,更要明白操作好實體零售的關鍵就是夯實基礎!因為再好的企業策略,都要在門店扎扎實實落下去才有效果。
根本上來說,企業要在KA賣場穩扎穩打,一支具備扎實業務基礎的團隊就是萬丈高樓的地基,直接關系企業的KA生意,基礎多牢固,未來就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