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災多難的2020年終于要過去了,這一年無論賺多賺少,能活下來就很不容易了,我們都期待著嶄新的2021能帶來下一個十年的美好開始。
現在也是做生意最忙碌的時候,忙著完成今年的任務,忙著準備新年旺季的銷售,忙著總結也忙著規劃。無論好壞,過去的都不再重來,可未來是嶄新的,明年怎么玩,就全看這個規劃了。
你做規劃了嗎?
規劃這個詞并不新鮮,做規劃這件事也并不新鮮,可是事實上,很多供應商對自己新年度的全盤工作并沒有完整、細致、可行的規劃出來,甚至有些公司連預算機制也不完善。
互聯網信息時代更迭快,各種概念、模式、風口漫天飛,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快;而且這么多年來,習慣了大面的、粗糙的做事方法,對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也很自信,說直白點,有的操盤手,甚至老板自己腦子都不清楚,指不出清晰的方向,那就不要規劃干脆憑感覺做事,覺得挺好,不做計劃,我不也把公司干起來了嘛·······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為啥?方向對了呀,方向不對,再怎么努力都會跑偏了。如果上層沒有思路規劃,那底下的人該怎么去做事呢?
跟現代渠道合作,必須要有規劃意識
一般零售商都是用規劃來開展工作的,會有年度策略、年度規劃、年度預算,然后按月分解,執行,追蹤,整體工作有序進行。供應商要想在終端做好生意當然也要匹配這樣的作業模式,不然就會被拖得很辛苦,人家2月份就問你要5.1的活動,3月份就談端午的促銷,你怎么辦?臨時去談,要么沒資源,要么臨時坐地漲價。
年度規劃的基礎是頂層設計
年度規劃通常包括:業績預算、費用預算、市場行銷、營銷規劃、團隊建設等多個模塊,我們暫且不說如何做預算這類細致工作,單說一下零售生意合作中頂層設計類工作。
所謂頂層設計工作,是策略方面的工作,如零售商定位、商品結構、價格體系、戰略特殊合作等,這類工作是方向性的,底下執行層面的人根本做不了主,但這些頂層工作不規劃好,底下的人就干不了活。因為他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比如:在產品結構的部分,就需要提前計劃好賣場賣什么、分銷渠道賣什么,給經銷商什么價格,給終端什么價格,各自分配好資源放到不同的籃子里,各個口的業務人員該怎么賣就怎么賣。
如果不提前做這些規劃,那么串貨、亂價、經銷商利潤倒掛、采購扯皮、商品下架各種事故就會層出不窮,疲于各種救火還解決不了問題,效率非常低。
年度規劃的設計思路從那里來?
想做出有質量的年度規劃需要動腦筋,其實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參考各個主流賣場的年度營銷策略方向來分解細化自己的工作,這樣一方面能跟賣場的方向匹配,在談具體的促銷活動時容易通過,另一方面也能為其他區域或小系統的操作提供思路,參考大賣場的方向去指導小賣場的運作,省事省力還比較有效。
我們以沃爾瑪的經營策略來做舉例說明:
在沃爾瑪某年的YBM年會中清晰的提出了年度經營策略:
一、贏在價格
1、 增加拳頭商品,最具競爭力價格,促銷時長3-6個月。
2、 廠家、零售商,逐步實現直供,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
二、贏在商品
1、 商品差異化,淘汰滯銷商品,引進新商品(新品要求優先市場上市)。
2、 關注高增長的價格帶&潛力品牌。
3、 發展戰略合作伙伴:尋找有實力,有意愿的供應商,給平臺、給機會做大做強。
三、贏在效率
1、 提升SKU庫存周轉,減少DOH(中文:庫存天數)
2、 精選合作品項,優化毛利組合,提升單品貢獻率,提升營運效率。
稍微仔細一點,就能發現賣場已經很清楚的指出了來年的工作重點:價格、單品、庫存,供應商就可以圍繞這幾點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細致落地的規劃,在價格的部分你要做些什么,在單品的部分你要如何調整,在庫存周轉的部分你要如何控制。
客觀來說,這些主流賣場的宏觀思路和整體框架制定是充分考慮了市場、行業等各種情況,具有一定前瞻性,是不大會出錯的,清晰的思路還是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