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快”、“潮”……只要上傳照片,就可體驗八個不同主題的漫畫故事,直接參與深圳特區建立40年來最讓人難忘的瞬間,體驗特區人最為世人欽佩的奮斗精神。由新華社與騰訊共同推出的《我的“深”動40年》H5活動正在火熱體驗中,其背后是一大群技術團隊和創作人員努力的結果。
騰訊云AI計算機視覺產品中心高級工程師高銘謙記得,團隊大約是8月份的時候接到任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能夠參與到這樣的產品開發中來,也是我們為深圳特區40年的一份獻禮。” 高銘謙說道。
團隊原本計劃做人臉的視頻融合以及照片融合,由于各種原因,最后只能逐幀融合,這就需要提高圖片融合的性能才能滿足需求。同時,對于AI計算機視覺產品中心參與人員來說,這也就意味著增加了很多工作。
騰訊云AI計算機視覺產品中心團隊曾成功打造“云畢業照”,“深份證”、“全民軍裝照”、“我的年代照”等多個爆款產品,對于融臉技術已有足夠的經驗。但這次的每秒鐘調用量相當于“軍裝照”的三倍左右。面對這樣一個從未“啃”過的“硬骨頭”,整個團隊都動了起來。“我們團隊投入6個人,幾乎每天都在加班狀態,大家想著能為深圳特區40年紀念活動奉獻一份力量,勁頭很足。”
“怎么去對抗這么大的流量?怎么去設計架構?我們前后開了多次會議,從前端的解決方案到后端服務的新架構,做了很多套不同的方案,同時與不同的團隊之間進行溝通,確保各個環節服務的性能。” 王磊坦言,產品非常重要,時間又很緊,萬一服務達不到預期,就沒有時間再做,“實際上,我們只有一次機會。”
《我的“深”動40年》H5在技術上涉及騰訊集團CSIG5個團隊,其中,騰訊云技術運營中心組建7*24小時專家支撐團隊,根據客戶業務特性,評估資源需求和業務部署方案,從安全、容災、可靠性、擴容、監控、故障恢復等多維度保障業務平穩運行;CSIG質量部為了保障服務接口的穩定性,團隊參與了后臺架構與全鏈路壓測方案評審,使其達到騰訊云體系的高質量要求。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圍繞產品的開發設計各項流程,雖然不同團隊之間,包括團隊內部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但是本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都很配合,一步一步地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
體驗過《我的“深”動40年》H5的用戶可能會有一個深刻的感受:上傳自己的照片與漫畫中人物融合,效果顯得十分貼切且帶有真實的漫畫風格。“依托騰訊優圖領先的人臉融合算法,可實現多種領域、姿態、表情的人像轉換,輸出人臉和模板融合度最佳的圖片。”騰訊優圖實驗室技術負責人介紹道。
騰訊優圖團隊8月底啟動針對《我的“深”動40年》活動的技術支持與優化,依靠業界領先的人臉融合技術,融合效果自然,對真人、油畫、水彩等風格兼容性良好。 據了解,針對本次活動提供的卡通畫風格素材圖,優圖優化了卡通畫融合效果和融合清晰度,同時在工程部署上消除帶寬瓶頸,保證服務的穩定性和動態調度能力。
12日上午,高銘謙跟同事們把所有服務都全量發布,算是正式完成這項工程。對于他們來說,雖然有一點點如釋重負的感覺,但心中仍然繃著一根弦。“線上正式發布,尤其是前幾天的時候那才是正式的戰場,我們隨時待命。” 高銘謙還是忙里偷閑地體驗了一下這個自己付出多個通宵的小游戲,除了真實感受深圳的諸多重大變化之外,更多的是成就感。
與高銘謙一樣,騰訊安全云鼎實驗室高級安全工程師張祖優依然處于隨時待命中,早在開發設計階段,云鼎實驗室的安全專家就對H5的整體架構進行安全評估,并通過滲透測試來驗證H5的安全性,盡量減少H5在開發過程中代碼出現漏洞的可能。H5上線后,安全專家團隊更將隨時響應可能出現的安全危機,保障H5流暢穩定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