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發布《中國輕食外賣消費報告》,據報告顯示,外賣輕食訂單量同比增長98%,并且輕食商家數量也大幅度增長,一個以輕食為主食的時代已經來臨。
輕食是指一種分量較少,并且沒有經過烹炒的餐飲,也指一種無負擔、無壓力的飲食習慣。由于現代消費者逐漸開始關注自身身體健康問題,崇尚營養的輕食文化開始風靡餐飲行業。
農產品是制作輕食的首要原料,利用輕食文化的風潮帶動農產品是潛在風口。在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賈商看來,從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產品塑造以及渠道宣傳三大方面入手,農產品必可借輕食風潮,成為網紅!
輕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基于消費者需求賣農產品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不止追求吃的好,還追求吃的精,精簡且營養價值高的食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熱捧,而女性消費能力不斷高漲,減脂餐變成熱門餐點,因此“精簡、健康、減脂”便成為了現代消費者的三大飲食消費需求。輕食正是聚集消費者三大飲食消費需求而成的一款美食,消費者選擇輕食更代表選擇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農產品要想做到贏銷,抓住消費者的痛點是關鍵,正如輕食是集合食客“精簡、健康、減脂”三大消費需求的餐飲,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也是農企要掌握的首要信息。以大米為例,消費者已經將對大米價格的關注轉變為對其營養價值的重視,因此,將營養價值作為大米的賣點更適合現代消費市場。
對比來看農產品,帶給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缺少美學表達和農耕文化的傳遞,包裝都大同小異,這時,一款獨特包裝的農產品就能贏得消費者的關注。臺灣著名的掌生谷粒,將米的包裝變為牛皮紙制,制成口袋裝外型,紙藤手柄為封口,白色棉紙上搭配著書法文字撰寫,給消費者帶來文化感和美感的大米。
輕食是網紅帶起來的餐飲,互聯網是農產品提高銷量的鑰匙
網紅、自媒體、社交媒體的盛行,讓許多品牌開始重視網絡營銷,而輕食也正是社交網絡代紅的飲食。許多健身達人、美妝博主等網紅在社交軟件上分享自己每日的輕食搭配,粉絲們變紛紛效仿,輕食文化便成功走進更多消費者的生活。
農產品是相對傳統的產品,農企更愿意選擇在線下推廣產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更快,稍有落后就會被消費者遺忘。農產品只有依靠互聯網作為流通方式,才能真正提高銷量,正如三只松鼠利用社交網絡,讓銷量突破了一億袋,成為了中國堅果產業的領頭者。
輕食文化火熱是帶給農產品的一次絕佳機遇,農企只有如輕食餐飲一樣從消費者的需求入手,用個性化的包裝引起關注,再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帶動銷量,最終才能打造出一款讓現代消費者喜愛的爆款網紅農產品。
作者簡介:
賈商,藍獅農業品牌策劃機構副董事長,中國新農業三兄弟之一,農業品牌策劃專家。17年來一直與品牌策劃運營不離不棄,其中八年推動農業領域 “農產品進城”運動,始終信奉“偉大的商業在商業外”,因在業界率先提出創意農業、美麗農業、互聯網農業等前瞻性觀念,獨創的“農業品牌生命體”、“教練式品牌營銷服務”“農產品電商運營用戶產品雙驅法則”等理論、工具成為中國農企現代化升級必備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