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刺繡開始批量生產,手工刺繡就被淹沒在歷史長河;當沖壓鍋占領人們的廚房,手工鐵鍋就被遺忘在角落。 在現代工業產品攻城略地之下,許多珍貴的傳統手工藝逐漸遠離人們生活,面臨傳承斷代的窘境。
其實,傳統手工藝并非與現代消費偏好背道而馳,只是在如今成熟的商業鏈條中,傳統手藝人往往還停留“作坊式”生產階段,缺乏品牌影響力及暢通的產銷渠道。
傳統手工藝人的新機遇
3月28日,天貓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發布會,宣布啟動2018“中國匠人”計劃,在天貓推出固定欄目,從品牌建設、渠道管理、大數據產品創新等方面為手工藝人提供商業賦能,并搭乘“天貓出海”,讓全世界了解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目標在一年孵化出20個千萬級以上的匠心品牌。
“天貓推出中國匠人項目,就是嘗試拯救傳統手工藝的一種努力。”天貓家居家紡總經理秋珺說,希望借助天貓的商業能力,幫老手藝、老品牌找到與當下消費者需求的共振點,讓傳統手工藝不只是文化符號,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更好的傳承。
2017年天貓啟動的“中國匠人”項目以來,共扶持了281個國內品牌,其中中國特色手工藝品牌張小泉、臻三環、那瀾多好、暢陶成交分別增長同比提升50%、292% 、110% 和151%。帶動鐵鍋、油紙傘、柳編、陶瓷等品類的80名商家在天貓的同比增長提高100%以上。其中,章丘鐵鍋不僅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還通過天貓遠銷海外。
中國“四大名繡”集體跨界
民眾對傳統工藝品的興趣正在逐漸升溫,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中國式特色手工藝貨品慢慢的搜索量、銷量都普遍高于同品類其他商品。
中國“四大名繡”跨界家紡新品天貓首發
2018年首場天貓“中國匠人”首期走進刺繡工藝,深入湘繡、沈繡、潮繡、蘇繡等中國名繡產地,找到刺繡非遺傳承人,推動與夢潔、LOVO、富安娜、太湖雪、堂皇、水星家紡等家紡領軍企業的合作,推出《一樹花開》、《春曉秋懷》、《百合含香》、《龍鳳呈現》、《鳳冠霞帔》6大沿用傳統刺繡工藝的家紡新品天貓首發,讓古老的刺繡工藝走進消費者日常起居。
為讓世人見識到刺繡的魅力,LOVO家紡邀請沈繡傳人、國禮主繡人李錦云親手秀出一套真絲床品套件《龍鳳呈現》通過天貓首發,以288萬元價格全球拍賣。
“不止上億針哦”為繡完套件,李錦云已無法算清楚究竟用了多少針。繡了46年,即便繡出徐悲鴻《雙馬》、國禮《普京總統肖像》等名作,李錦云依然不滿足,“有責任讓更多老百姓知道沈繡。”
羅萊生活公司副總裁王梁在提到與李錦云團隊合作的時候說道,“當我們看到沈繡這么精美的作品時,內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它能被更廣地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這門技藝。這也是我們做企業的使命,讓藝術走入尋常百姓家,讓匠心、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得到傳承。”
傳統技藝走入現代消費
刺繡大師傳統工藝與日常起居商品相遇,不一定就意味著貴。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湘繡素有“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的美譽。湘繡大師成新湘與夢潔家紡合作,推出湘繡繡代表作《一樹花開》長絨棉繡花套件,天貓限量發售價1799元,十分親民。
“《一樹花開》在設計階段,就考慮海外市場需求,采用北歐灰冷色調,面料采用60支高支高密長絨棉,這些元素很符合國外的消費者喜好。” 夢潔家紡CEO李菁表示,中式特色的產品通過天貓出海,將讓國外友人也能親身體驗到“一線一線、絲絲入扣”的中華文明瑰寶的絕妙之處。
由于刺繡絲線很細、易斷,當繡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時,往往面臨不能水洗的問題。刺繡大師在與品牌的探索中,也攻破了這一難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傳承人孫慶先曾開創了潮繡史上立體雙面繡的獨特技法,在與富安娜合作中,研制出特殊繡線——既有傳統手繡繡線的細度和光澤,又有更高的韌性,突破水洗障礙,在天貓首發了可以水洗的手繡佳作《鳳冠霞帔》。
天貓啟動“中國匠人”計劃湖南省博物館文創衍生品將天貓首發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湖南省博物館為支持“中國匠人”計劃,在閉館五年之久后,開啟了首場文創衍生品活動。發布會當天,湖南省博物館與夢潔家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文創衍生品將在天貓首發。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表示,文化衍生品的藝術價值非常值得探究,此次簽約也是希望將文創產品發展得更加多元化,走入更多的尋常百姓家。
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消費者不僅對品質有更高要求,同時對產品承載的含義、情懷有更多需求。秋珺透露,天貓中國匠人計劃將會繼續發掘瓷器、木屐等傳統工藝,借助天貓及天貓出海,打造出中國工藝品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