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產品經理其實是做好市場推廣的關鍵先生》,強調了產品經理的重要性,很多企業所謂的“推廣無效”,往往是因為團隊里缺少一位產品經理;另一篇是《用戶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你得想辦法告訴他》,談的是市場推廣工作的目標是吸引用戶、教育用戶,并深入培養用戶習慣,而口碑的建立絕非一日之功。
沿著前面的視角,這一次我想探討的是,市場推廣的日常工作應該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享受”長跑。
“日常”更要實效化
在公關團隊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類似這樣的需求:客戶說XX節就要到了,咱們看看能不能蹭一波熱點吧;再或者是,聯系核心媒體給我們的大boss安排一次專訪吧,要夠深度,要有干貨,最好全平臺打響一波聲量。
先說第一個蹭熱點吧。相信不少同行的案頭都張貼了一個公關日歷,詳細標注了這一年中各種節日。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這樣的大節日姑且不論,就連母嬰喂養宣傳日、世界人口日、世界肝炎日這樣的冷門日子也都標注得明明白白。感覺這架勢,在每一個喊得出名字的節日里,不刷出一波存在感就算我不敬業。
可是,真的有這個必要么?這個節日和自己的企業、自己的產品真的毫無違和嗎?明明標榜自己是高舉高打的科技范兒,卻非要在元宵節、重陽節這樣的傳統節日發一張讓人尷尬癌發作的海報,真的不擔心會對目標客戶造成誤導么?
再說說企業領導的專訪。誠然,將自己企業的大boss包裝成權威人士、行業領袖,這對于企業自身的形象是大有裨益的。不過,要知道物極必反,專訪發聲這種形式也是講究頻次、講究對口的。
首先企業的大boss不是流量明星,在一些非專業的媒體上頻繁發聲,并不能體現大boss的權威性,反而容易給人造成“不務正業”的印象。
其次專業人士對于某一垂直領域的見解和主張是需要沉淀和積累的。一些沒營養、沒價值的碎碎念,一些毫無養分的毒雞湯反倒會讓人心生反感。一些未經思考脫口而出的觀點,誰敢保證明天會不會變成piapia打臉的flag呢?
所以說,人人都說市場推廣是日常事,但想要做出彩來,還是需要技術含量的(策略和戰術)。
漢慕會展(上海)有限公司隸屬勵展國際博覽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亞洲區展覽及會議組織、策劃、主辦和承辦各類國際性大型展覽會、博覽會、學術交流等活動的專業會展單位。
悅頓體育照明品牌創始人,20年來專注于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場館的專業化照明!點亮精彩,照亮運動!有需要的朋友攜手合作!賬號為微信號,運動健康,你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