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誠傳媒袁斌:洞悉系統內廣告價值,占據大屏營銷先機
廣告
2019/09/04 16:56:31 作者:眾視AsiaOTT 14666閱讀
廣告
2019/09/04 16:56:31 作者:眾視AsiaOTT 14666閱讀
8月23日,視在必行·洞悉萬象《2019家庭大屏廣告投放指南》發布會在上海萬達瑞華酒店正式召開,針對于新興的OTT行業,其廣告價值仍然處于待開發的洼地階段,如何更快的挖掘出用戶流量及時間流量里的價值,成為OTT行業的共同命題與話題。
作為一家專業的OTT廣告營銷服務商,彼誠傳媒創始人袁斌出席了本次活動,并在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眾視網AsiaOTT借此次機會,專訪了彼誠傳媒的創始人袁斌,并就OTT大屏的廣告價值以及廣告主對于OTT大屏的廣告訴求,求證袁總的看法。
(右一為 彼誠傳媒創始人袁斌)
彼誠傳媒從成立之初就一直扎根于OTT行業,用袁總的話說,彼誠傳媒在行業里的優勢無外乎兩者,一是彼誠強大的營銷能力,二是對于廣告主訴求的透徹理解,尤其是廣告主的痛點。
廣告主一直以來都無法將數據進行有效的打通,特別是家庭OTT的數據與PC端和移動端數據無法實現有效的互聯互通。而這也是彼誠一直迫切關注并著力于解決的痛點。
為此,彼誠傳媒新開發了一套“牧龍”系統,幫助媒體管理資源,將客戶數據與PC、手機數據進行打通,從而能更好的幫助到廣告主。
5G將推動戶外屏幕價值迅速攀升
面對媒體的未來發展趨勢,袁總表示,5G的出現,未來廣告形態將發生巨大的轉變,戶外廣告的價值會發生巨大的提升,數字化平臺將逐漸取代人工更替戶外大屏。在此趨勢下,媒體效率將獲得飛速提升,從而帶來戶外大屏媒體價值的進一步凸顯與增長,并進一步推動戶外大屏與其他屏,特別是OTT屏之間的數據打通與互動。
短視頻賣貨比電視購物更符合OTT該有的“品效合一”
面對未來大屏的媒體形式創新,袁總認為,“如何實現商品轉化的形式創新”是OTT非常值得探索的點。對于OTT大屏的品效合一,并不是傳統電視購物形式的創新,更多的是要思考短視頻、UP主等互聯網流量轉化形式在大屏上的突破與創新。短視頻如何與電視做結合,并最終形成有效的商業轉化邏輯,是下一個OTT大屏所要思考的重點。
電視開機廣告15秒,用戶使用時長5.2小時,系統內部和應用層廣告價值挖掘度偏低
袁總認為,目前廣告價值集中在開機廣告的態勢是一定會發生轉變的,事實上廣告主也都在逐步接受這個概念。目前,OTT日平均使用時間是312分鐘左右,而開機廣告僅僅只有15秒,兩者之間時間差距近乎1248倍。在剩余的約5個小時里,如果不進行相應的投放,廣告主其實是錯過了與用戶進一步溝通交流的機會。因此,如果有廣告主先意識到這點,就可以知道系統內部廣告其實也極具價值,他就會獲得先機。
從OTT廣告收入角度看,開機廣告并不是唯一,系統內部廣告收入未來一定會超過開機,而且是成倍的超過。“目前,對于OTT內部的廣告形式,行業仍在不斷探索和創新,而貼片廣告只是其中之一。但即便僅僅是貼片,貼片廣告的收入也理應要超過開機廣告,這個是必然的趨勢,也是誰能先意識到誰就可以獲得先機的問題”,袁總在闡述廣告形式的發展趨勢時如此說道。
OTT價值未被開發完全,其價值爆發僅是時間問題
現階段,OTT廣告價值還未被開發完全,原因在于OTT廣告尚處于行業發展期,從行業現狀看,并沒有特別值得焦慮的點。隨著越來越多的產業鏈合作伙伴進入這個行業,盤活的不僅僅是用戶資源,同時也會進一步帶動廣告價值,帶動廣告邏輯,帶動廣告產品去有一個新的突破。OTT商業價值必然會隨著創新與活力的注入而水漲船高。
同時,對于數據評估,隨著玩家逐步的增多,整個統計測量方法會進一步推動。只要有推動,OTT的行業數據就會越來越專業和開放,越來越讓廣告主所接受。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問題,OTT行業的年齡還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