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鋼索行走表演者,在他73歲那年,為了給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他決定在兩座20層樓高的大廈之間表演走鋼絲。
但就在這樣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場合,華倫達發(fā)揮失常,表演失敗,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后說,這次表演肯定會出事,因為華倫達在上場前總是不停地對自己說,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著走鋼索的表演過程,而絕少考慮表演的結果。
管理學上也有一個華倫達心態(tài),啟示我們,專心于事情過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結果或意義的心態(tài),叫做“華倫達心態(tài)”。
莊子也講過類似的故事:一個博弈者用瓦盆作賭注,他的技藝可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他拿黃金下注,則大失水準。莊子把這稱之為“外重者內拙”。在競技體育中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在關鍵比賽中發(fā)揮失常,大多因為失去了“華倫達心態(tài)”。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應該保持“華倫達心態(tài)”。有的人在處理問題時縮手縮腳,有的人在迎接挑戰(zhàn)時畏首畏尾,有的人在作出決定時怕前怕后,有的人在面臨選擇時患得患失,問其原因往往是:“這項工作太重要,我不能失敗。”這些人重視工作、認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稱道,但如果將結果的好壞、決定的對錯、選擇的得失看得太重,忽視了工作本身的進程,遲遲不能進入正常的“ 行動狀態(tài)”,最后反而會事與愿違。“華倫達心態(tài)”的典型表現(xiàn)一般是指揮員“ 指揮若定”,領導者“從容不迫”,決策人“舉重若輕”等等。
要達到“華倫達心態(tài)”其實也容易,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不糾纏結果的勝負成敗,專注于工作本身,精心考慮工作進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就能很快使自己進入這種比較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最終結果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態(tài)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華倫達心態(tài)”因華倫達的失足殞命被賦予了一種沉重的內涵。成功和勝利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但如果將未來的成功和勝利當成包袱捆縛在身上,就會變成我們前進的阻礙和羈絆。運動員有心理醫(yī)生幫助調整心態(tài),我們則要靠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經驗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把勝負和成敗看得太重要,保持自信,保持從容,不懈努力,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心態(tài)管理就是讓自己的積極心態(tài)成為自己的主導,讓自己的消極心態(tài)通過一個不損害他人的方式疏通掉,或者通過“修身律己”而變小。那么該如何做心態(tài)管理呢?主要通過探討緩解壓力方面。
1、設立一張具有鼓舞和宣泄功能的工作記錄表,內容除了正常的工作記錄以外,還要在明顯的地方寫上具有鼓動人心的話。比如:公司因你而驕傲!你是最棒 的!絕不放棄,永不言敗!等具有激勵內容的口號。另外,在記錄主要工作內容時還要明確寫出,自己一天工作下來所發(fā)生的問題和收獲。不要小看了這部分內容,它會使填表人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理智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多數(shù)人都能對失敗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降低壓力感,使大家覺得工作起來更輕松。
2、一周舉行一至兩次的日志互換討論會,參與人員按偶數(shù)分組,最好四人一組,進行集體討論。討論內容除了日常工作經驗的所得,還要討論每個人工作日志在態(tài)度上和認識上是否正確,哪些是積極可借鑒的,哪些是消極,應該剔除的。并于每個月末的時候公布態(tài)度最端正討論小組,并和員工的績效或者提成掛鉤。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如果工作態(tài)度端正,企業(yè)就會予以獎勵。
3、互幫互助獎的設立。在每次進行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都要記錄,并給予參與討論和積極出主義,提意見的同事打分。此項結果可命令公布,是作為提升管理者的重要依據(jù)。因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使自己所在的團隊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