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PC市場呈現出衰敗態勢的當前,華為卻要反其道而行進入PC市場,這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華為選擇此時進入電子消費市場真的好嗎,還是有什么獨特的商業計劃?
??據一位芯片行業業內人士透露,華為將于2月22日至25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推出一款PC、平板二合一筆記本電腦,芯片平臺合作方是Intel,考慮到之前傳聞的華為已注冊MateBook的商標的消息,基本已確信華為進入該領域為真。
??華為對于市場一向謹慎小心,消費電子市場上除了手機、平板以及少量的智能穿戴產品之外,我們已看不到華為的其它產品線,甚至于當前各大廠商都十分熱衷的智能電視,華為內部也沒有形成統一定論,但是對于進入PC市場卻十分認同,這讓很多外界評論都理解不了其中原因。
??據IDC的最新研究報告,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減少了10.6%,已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根據IDC預計,PC市場今年將繼續萎縮,全球PC出貨量將再減少3.1%。數據顯示,在今年第四季度,全球PC巨頭中聯想PC出貨同比降4.5%,惠普降10.1%,戴爾降5.7%。數據中增漲的僅有華碩,增長0.8%;蘋果PC出貨量,增長2.8%。在這種情況之下,華為進軍PC行業前景讓人擔憂。
??不過即便如此,對于華為這樣的公司來說,出貨量已經在近幾年的轉型中逐漸淡化。與營商的業務、針對企業級的業務一樣,華為已將關注重點放在了消費業務的利潤方面,對于進軍全球市場的華為,選擇消費電子影響力頗深的PC,從而打造出可靠的產品組合,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益處。
??另外,其實PC行業并非完全日薄西山,雖然IDC報告顯示PC出貨量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中較看好二合一平板電腦,如果將這一數據統計入PC,那2016年的PC出貨量將增長1%到2%。而華為推出的筆記本也正為這種二合一電腦。
??可以說,當前的PC發展也許只是將傳統PC的外觀進行了革新。據IDC預計,由于硬件升級的優先順序,即使在2017年,TI機構也極可能將普通商務PC的生命周期延長至6年以上,PC行業將繼續發展,市場前景相當明朗。
??這樣的趨勢各大廠商也并不是沒有反映,PC行業利潤其實并沒有多少下滑,各大廠商也并沒有因為行業態勢下滑而進行價格大戰,反而有一種集體抬價以自保的趨勢。在2015年8月份,聯想、華碩以及宏碁等PC廠商還宣布上調PC售價,其中便包含企業級、消費級臺式機和筆記本產品線在內。
??在華為內部,早在進軍PC領域前,消費者業務部便從邊緣部門調整到了核心部門。據消息稱,在上周的內部市場工作大會上,,任正非還表示消費終端要敢于挑戰5年營收超越1000億美元目標。就華為消費者BG(Business Group)收入來看,2015年預計僅超200億美元的數據,將要求該數據每年增長幅度超過30%。
??在華為內部人士看來,該目標的實現僅依靠手機業務相當難完成。如此看來,擴充產品線,不但有利于進軍全球市場,完成收入目標,還將有利于實現逼近三星,甚至超越三星的目標。華為消費者業務曾多次表示要超越三星,而三星在2014年集團全年收入約為1700億美元,消費電子(包含手機在內)占比70%,即1100多億美元。
??剛剛過去的CES 2016展會上,大量的PC機紛紛量相,華為也發布了不少新品。相信接下來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會有更多優秀產品出現,相當讓人期待。
下一篇:從廣告到品牌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