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發表時間:2018/7/11 7:01:50??作者:zhaohui??
資訊 發表時間:2018/7/11 7:01:50??作者:zhaohui??
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了,輕松點點手機,可以打車、叫外賣、洗衣服,甚至點開APP還可以買藥、預約護士進行上門打針、打點滴等醫療服務。在“互聯網+”不僅作為一種理念,更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當下,將如何撬動老年護理市場?今天帶大家一探究竟。
1.互聯網 O2O 養老新模式
(1)概念:互聯網+養老+服務
互聯網O2O養老是在互聯網+的浪潮與養老供需矛盾激化催生的新型養老模式。互聯網O2O通過網絡平臺將老人(需求端)與服務商家無縫對接,線上消費、線下體驗的模式使得老人服務平臺更加多元化、層次化,實現“按需分配”。
(2)線上線下聯動服務
線上:通過線上銷售、線下服務的O2O模式,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養老服務,老人可以通過移動客戶端實現在線購買老年服務、老年用品、老年餐飲和老年旅游等產品。這一方面為失能老人居家安老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讓老人享受到互聯網浪潮帶來的新型老年生活方式的轉變。
線下:線下是為廣大老年人提供集休閑、娛樂 、護理、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性互動平臺 。 一般包括生活照料類、醫療康復類 、精神慰藉類等老年服務。線下服務內容注重多樣化和高品質化,針對老人的不同需求,供給形式多樣的服務,以此吸引并留住顧客。
老年服務市場的需求小而分散,供需雙方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鏈接,而O2O模式的融入為此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它強化了信息交互,降低了交易成本,使老年人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回歸正常,也令老年人群體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消費和服務體驗。
2.互聯網 O2O 現狀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傳統養老行業也快速轉型,投入互聯網的懷抱。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O2O模式在不斷改善著養老產業的服務質量,搭建養老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滿足老人對不同層次服務的需求,為老人提供便捷、全面的社區服務模式。當老年人或者子女有需求時,通過手機APP、電腦網頁等隨時下單,商家根據服務內容和實際情況,及時派出服務人員,為用戶提供醫護、家政以及健康咨詢等相關服務,滿足其多樣性、個性化需求。O2O養老創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根據現階段企業提供服務類容,可分為以下兩種模式:
(1)打造以老年消費品為基礎的電商O2O服務平臺。從老年人生活消費即日常用品出發,是一種線上銷售、線下自提的電商O2O模式,價格更透明、效果更明顯,使老年消費品市場走向正規。同時以線下體驗門店為中心,構建老年人社區化社交鏈條,鎖定老人的消費粘性。
(2)打造以老年“醫護”為基礎的O2O服務平臺。以手機端的APP或微信為入口,方便老人隨時隨地根據需要下單,商家線下派送服務,方便快捷地為老人提供醫護、生活照料等服務,意在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周邊配套服務,實現足不出戶,居家安老。
總結來看,目前市場上的護工O2O大多在15年左右成立,然后迅速獲得資本青睞,但整體還處于初創階段,發展較快的也僅僅處于B輪融資階段,且近來隨著風口過后,市場趨于理性,融資速度快速放慢。
未來護工O2O的發展中必然需要解決兩個難點,一是如何在參差無序的護工市場中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業規范和標準,二是如何打破現有的護工公司和醫院的強勢合作,正面切入醫院,直接獲取用戶。想要為護工、用戶創造實際的價值,陪護O2O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歷市場洗牌后,那些真正迎合老人需求做服務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3.國外 O2O 發展模式
日本:醫療制度中本就設有上門服務環節
在日本的醫療制度當中,本就設有上門服務這一環節。日本可提供上門檢查的醫院和診所多達2000個左右,可上門護理的機構近6000家。
提供的服務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由醫院、診所等機構直接提供上門檢查、出院后復查等服務;第二種是由這些機構派出護士進行上門護理;第三種是由這些機構委托藥店上門指導藥劑管理。受傷在家、需要繼續接受治療的患者,患晚期惡性腫瘤、疑難雜癥的患者等可以接受這些服務,相關費用可以走保險。
上門醫療服務的保險分為兩種:一種是醫療保險,面向不方便到醫院、需要在家接受持續治療的病人,原則上每周最多三次。第二種是護理保險,面向需要在家接受護理和指導的患者,護理周期最多為每月一次,一次最長14天。面向晚期惡性腫瘤病人提供的服務通常沒有時間和次數的限制。目前很多老年人愿意選擇在自己家中自然死亡,因此上門提供的臨終護理愈發重要。
美國:CareLinx(護理員共享平臺)
CareLinx是一個全國性的在線專業護理交易市場,成立于2011年。通過在線幫助用戶尋找、篩選、雇傭和支付符合用戶需求的護理員,公司的業務重點是慢病護理和老年護理。CareLinx一方面幫助家庭篩選合格有資質的護理機構,同時也提升了護理員的收入。
CareLinx平臺幫助供求雙方在移動端方便快捷地管理護理任務:如日程安排、實時跟蹤、護理協調和工資處理等。
CareLinx不僅僅是一個平臺,它還為每個客戶分配一個專用的護理顧問,全程幫助他們尋找和雇傭符合需求的護理員。CareLinx確保家庭和護理者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平臺護理員進行一系列的背景檢查。CareLinx目前入駐50個城市,擁有專用護理人員超過20萬人,其中包括兼職家庭/上門服務護士、家庭護理醫師、住家護理、陪護等專業從業人員。平臺每月的新增用戶達2000人,且增速還在上升。
CareLinx融資情況:2012年4月Shawn V. Gruver種子投資200萬美元;2015年5月GeneratorVentures 、Ziegler-LinkAge LongevityFund首輪融資300萬美元;2017年10月,Generali Global Assistance收購CareLinx,前者是一家輔助救援服務提供商。
4.線上與線下的鴻溝問題
O2O+養老作為一種新生模式,在實際場景中經歷著諸多的考研,尤其是面對當下這批特殊的老人用戶群體時。現階段遇到的發展困境主要有一下幾方面:
支付能力受限,盈利模式有待探索。未富先老的現狀、不完善的醫保體系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人為線下服務買單的意愿。不論是上幾百的醫生或護士上門、還是百元左右的護理服務,對現階段的老人來說都還是太貴。可能隨著護士多點執業的放開,釋放部分護士資源,滿足部分中高端客戶;同時隨著長護險試點推廣,一定程度上解決上門護理的支付問題。而醫生資源目前仍然十分稀缺,獨立出O2O平臺運營的可能性不大。
商業模式尚未成熟,市場有效融合程度有待深入。“O2O+養老”模式需要與養老資源相適應的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技術管理的支持,才能實現養老資源的共享。作為一種新興起的養老服務模式,其配套的相關基礎設施及產業規模還不甚理想,居家養老服務中的各種資源分配分散不統一、銜接程度不高,有效利用程度低,與市場的融合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存在“數字鴻溝”,接受程度低。老人仍舊傾向于傳統思維,很少使用互聯網,導致老年人對智能產品缺乏認識與了解,使一些智能產品的利用率低。老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加之身體、心理上的不適,學習能力、反應速度等有所下降,都使得居家老人較少的利用信息技術。另一方面雖然老年人渴望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服務,但往往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導致老年人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低。老年群體對互聯網想用而不會用,不會用進而不接受的矛盾心理。
獲取可靠的服務者需要巨大的投入。O2O平臺在線上所完成的交易和優惠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線下的產品和服務中去,用戶的數量、粘性和活躍度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此,這就需要一個優質的線下支撐系統。而老年人服務的專業性又使得相應的O2O老年人服務平臺不能與一般的綜合性O2O平臺等同視之。比如老年人看護這一領域,現有的護工隊伍里存在著水平參差不齊、持證從業人員不足的問題,O2O平臺能向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者就成了一道坎。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如何照顧老年人,是在吸引流量之外,O2O平臺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5.互聯網 O2O 未來趨勢
以老年需求為中心,豐富服務內容。提供服務時會加注重用戶體驗,消費者也因此更具自主性、更有話語權。借助互聯網迅速獲取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信息的特點,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務,服務結束后,老年人也會成為服務方的代言人,將自己享受到的服務體驗進行反饋,在平臺中與其他同伴分享。互聯網時效性、互動性與分享性的特征,互聯網O2O模式下的養老服務提供方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中,也因此強化了老年人自主選擇的系列權利。
整個各方資源,打造全方位互聯網養老生態圈。將老年人的需求以健康為中心,提供生理數據的實時監測、人身安全監控、日常衣、食、住、行管理等服務,解決老人的日常生活問題,打造一個安全可信的健康守護平臺。依托物聯網技術,互享共通各類信息及資源的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的搭建,不僅實現了醫院醫療數據與養老服務中心數據的大數據平臺信息共享,有利于醫護人員全面系統的對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準確評估,而且實現醫療專家、家庭醫生等的系統干預調節,為老年人的幸福安度晚年提供了有利保障。
6.投資建議
1. 互聯網O2O模式雖然借助互聯網+的浪潮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目前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2. 老人支付意愿是現階段制肘互聯網O2O發展的核心;
3. 互聯網O2O平臺僅是手段,平臺護理人員的數量即覆蓋范圍是制勝的關鍵;
4. 經歷一波風口后,互聯網O2O養老將更趨于理性,專注于打磨服務質量的企業未來有望在這一輪中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