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如何培育設計DNA,實現超值回報?
資訊
發表時間:2018/11/29 10:31:51??
資訊
發表時間:2018/11/29 10:31:51??
我們知道,設計創新可以產生極為可觀的商業價值,但卻不知道,貌似感性的它能否持續提升公司溢價?如果能,能否真的被量化?是否只有互聯網科技公司才能成為以設計思維見長的頭部企業?而傳統企業應如何培育設計DNA,實現超值回報?
如何將設計思維扎根于企業的DNA ,并且成為贏家通吃的頭部企業?是否應該從BAT挖一個大咖來領銜企業的設計相關業務?還是從組織內部選擇合適的潛在人才?我們認為,不管是外部攬才,還是內部選拔,企業利用設計思維不能僅僅停留于發掘人才這么簡單。基于我們服務本土客戶的實踐,并結合中國市場特點,麥肯錫提出以下建議,企業可將之視為打造設計思維的出發點。
首先,在CEO和董事會層面,要樹立清晰的設計思維意識,并將其融入企業的使命和愿景。富有影響力的頭部企業,如蘋果、 迪士尼等,都是將設計思維加以固化,成為企業使命的一部分。蘋果公司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公司將科技與設計思維緊密結合,在產品、服務、體驗等多個層面構建了設計驅動的企業文化和使命。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在中國,更多的企業領導層也意識到了設計思維的重要性。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2017年年報行長致辭中提出:招行要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把客戶體驗作為前行的北斗星,一切工作都以提升客戶體驗為準則。
利器之一:
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
我們建議,企業必須打破實體產品、數字化體驗和服務體驗之間的隔閡,力求在不同產品形式切換時,用戶能獲得一致性的最佳體驗。換句話說,不論產品的表現形式是什么,設計思維都必須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涵蓋用戶觸點的方方面面。
利器之二: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賦能
我們建議,將數據和人工智能與設計結合,進一步革新客戶體驗,從中產生“1+1>2”的商業價值。設計思維和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解決極度復雜的問題需要更多的直覺判斷及洞見深化,不是簡單粗暴地僅靠人工智能及超級電腦就可以完成的。而在這種規模數據基礎上如何利用人類的直覺判斷,如何能更便于人類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優秀的設計。
利器之三:
多元化、跨職能合作
我們建議,設計思維應該涵蓋企業的方方面面。動用設計思維不僅僅是設計師本身的責任,企業的商業模式、產品、技術和運營,都需要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無論部門團隊或是具體崗位,都需要具備持續創新的意識。這樣的合作文化不僅能給業務帶來層層革新,還能給企業氛圍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利器之四:
持續迭代的敏捷設計方式
我們建議,企業需要意識到好的產品和服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不斷的試錯磨煉——持續傾聽用戶的反饋、測試和迭代,多次發布調整,不斷改進,降低設計風險。
設計思維對帶動增長和提升商業價值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這個強者愈強,贏家通吃的現狀下,一家企業必須在設計創新上做到極致,才能夠實現更高的增長和強勁的商業價值。
我們希望,企業的領導層能將樹立設計思維作為起點,打造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賦能”、“多元化跨職能合作”、“持續迭代的敏捷設計方式”這四把利器,真正成為在中國市場上成功利用設計思維的典范。(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mckinsey_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