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表示,他短期內還沒有退休的計劃,但未來十年會確定一名接班人,以推動軟銀的繼續發展。他說:“我渾身充滿能量,因此不可能退休。未來十年,我將確定一名繼任者。”孫正義會如何選他的候選人?他的獨特思維體現在哪兒?
他,孫正義,作為一個傳奇的世界級投資人,趕上了每一波浪潮: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IOT(物聯網)。
1996年,孫正義1億美金投資雅虎,占了雅虎35%的股權。當時雅虎只有十幾個人,楊致遠都覺得孫正義瘋了。
從2000年開始,從阿里巴巴的第二輪融資開始,孫正義出現,從此不斷支持馬云,先后用8000萬美金投資阿里巴巴。占股34.4%,他雖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個風險投資商,卻是堅持到最后的那個。難道不能說,孫正義相信阿里巴巴并不會比馬云相信阿里巴巴更少?
2006年,孫正義的目光又從互聯網跳到手機。有一個段子,說2003年,孫正義在想,如果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做新一代手機的人是誰?后來他得出結論,只能有一個人:喬布斯。于是2004年,孫正義拜訪喬布斯,畫了一張ipod+手機的草圖,并說:“你如果做手機,在日本讓我來賣吧!”喬布斯說:“你是第一個來見我的人,所以,我要交給你做。”
2006年,孫正義并購第三大運營商沃達豐。當時這家做得不好,一直在下滑,孫正義用全部身家購買這艘“即將沉沒的船”。(孫正義用1.75萬億日元并購了日本第三大運營商沃達豐日本,而軟銀當年收入也才1.1萬億,手里的現金只有2000 億。沃達豐當時的經營也不好,被稱為“正在下沉的船”)可孫正義就賭上了。
軟銀的最近一次飛躍,是從手機到物聯網,2016年,360億美元收購ARM(英國芯片設計公司)。孫正義自己說,將來所有物聯網平臺都要用RM。單單ARM一家公司,未來20年的物聯網芯片發貨量就超過1萬億,用不了30年。今天90%的智能手機芯片來自于ARM,未來將有80%物聯網的芯片也來自ARM。掌握了ARM,就掌握了全世界的物聯網平臺,像收稅一樣。收購的背后:“只賭IOT(物聯網)。”將來一切都會IOT。310億美元從哪來?賣了部分阿里股票,然后把游戲公司supercell賣給騰訊。
他認為2020前,自動駕駛汽車會全面普及。未來30年智能機器人的數量會超過人口總量。
孫正義說,IOT(物聯網)的速度會遠遠超過電商和互聯網的速度,手機領域也不會有大發展了,因此他再也不參與任何手機行業會議。過去5年,智能手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37%。不過,未來5年,智能手機的CAGR只有4%。
2016年,他成立1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只投AI(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這個1000億美元的基金,規模超過全球所有風險投資的總和,全球風投投資總和為650億美元。他相信人工智能要超過人腦,相信在未來30年的一天就會到來,就會成為現實。他堅信在未來30年里,超級智能一定會誕生,而且是有史以來的大事。
孫正義每次做決策,90%的人反對。CEO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孫正義自己提出了“飛越經營”的理念,他認為越是猶豫不決的時候,越要關注未來,當看到未來的時候,當下的誤差就變得微不足道。
人們永遠相信具體看到的東西,卻沒有看到底層的變化。
孫正義講座的內容基于過去多年中他的思維框架。孫正義表示,他最初于26歲時得出了這一框架。而過去30年軟銀的成功證明了這些。他對這一框架進行持續的修改和優化。這已成為他一生的追求,候選人需要從內心研習這一框架。
理念:道天地將法
愿景:頂情略七斗
戰略:一流攻守群
領導者能力:智信仁勇嚴
“道”:利用信息革命讓人們愉快
“天”:信息革命
“天”所指的是時機。在特定時機下有著特定的機會。孫正義列舉了當前時代中發生的獨特事件:信息大爆炸、微處理器、互聯網。
無論你有多么優秀,如果生于錯誤的時代,那么機會就將受到限制。當代人很幸運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而現在我們有獨特而巨大的機會。孫正義提到了此前的幾次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
“地”:地形優勢,即互聯網的中心是亞洲
以往,美國占全球互聯網的50%。而到2015年,亞洲將占全球互聯網用戶的50%。
以往,由于用戶在美國,所以美國人、說英語的人更有優勢。在歷史上,所有大型互聯網公司都來自美國。
然而,時代正在改變,互聯網正在轉向亞洲。軟銀在亞洲的存在已有10年,例如在中國投資了阿里巴巴和人人公司。
“將”:為了取得成功,你需要優秀的領導者
當然,CEO必須是優秀的領袖,但他也需要有至少10人組成的團隊。沒有任何事可以獨力完成,軟銀需要儲備優秀的領導者。
“法”:為了實現持續創新,“法”是必需的
借助意志力和運氣,你或許可以取得一次成功,然而這不可能永遠給你帶來成功。
“頂”:當你登上山峰之巔所看到的景象
這是一種愿景。領導者必須有能力想象,登頂之后的景象。他必須選擇去攀登哪座山峰。正確的選擇意味著50%的成功。你必須確信,自己選擇的山峰是正確的,并在沒有攀登之前就預見到登頂之后將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象。沒有愿景的領導者是最糟糕的領導者。
“情”:研究
“他研究了40家企業。最終,他積累的紙張堆起來有1米高。”
在孫正義大學畢業回到日本之后,他想要創業。然而,他花了1年半的時間才著手開始。在這段時間里,他研究并收集信息。他研究了40家企業。他可以為某家企業制定深思熟慮的計劃,制作商業計劃,分析財務狀況,以及競爭對手整體。
孫正義認為,他的公司將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公司。不過在2到3周之后,他會設想出另一家公司,而這家要好于前一家。
“略”:從本質上看,“略”是對愿景的執行
在進行研究之后,你可能會有40種選擇。“略”是指你從中挑出一個選擇,不再回頭。“略”將會把愿景變為現實。
“七”:如果只有50%的成功率就去開始,那么是愚蠢的做法;而如果等到90%的成功率再干,那么可能為時已晚。
真正的將才只在確信能夠勝利的情況下才會出戰。孫正義被認為是積極的冒險者,但實際上他自己非常謹慎。他從不會冒大于30%的風險。即使公司將失敗,他也可以將一部分關閉,并推動核心業務的繼續發展。你必須確保,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
在形勢所迫的情況下,領導者必須做出戰略撤退。這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對下一代領導者來說,這甚至更困難,因為他們可能會被批評不如自己的前輩。關閉某些業務需要極大的勇氣,你將會受到各方的指責。
“斗”:在戰斗過程中,你可以看見一些東西
說很容易,而執行總是更困難。你永遠都會有競爭對手,在戰斗過程中,情況會發生改變。無論愿景、戰略或研究多么棒,但如果你無法落實到執行上面,那么一切都是無用功。
孫正義提到,所有公司都是通過一系列的戰斗才達到現在的地位,例如豐田、本田、福特、洛克菲勒、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
“一”:必須成為領先優勢明顯的第一名
必須控制特定的市場。只有在控制市場,遠遠領先于第二名之后,你才能實現長期的盈利。
“群”:5000家公司的合力
軟銀將成為由5000家公司組成的集團,并采用多品牌、多業務的模式。如果你希望在未來30年中生存,那么這可能并無必要。然而,如果希望在未來300年中生存,那么這樣做是必須的。類似微軟和英特爾的公司正處于困境中,因為它們只有單一的品牌。
“智”:知識、關鍵思維、全局談判、演講技巧、技術、財務、分析能力等等
“信”:相互之間自愿的合作
“仁”:讓他人感到愉快
“嚴”:嚴于律己,并在必要情況下嚴于律人
“海”:
只有當所有一切都被吞噬之后,戰斗才會結束。
而剩下的只有徹底的平靜。正如大海一樣。
上一篇:俞敏洪:教育的頭等大事是...
下一篇:騰訊:大數據激發營銷新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