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掌握了營銷的訣竅,你也一樣能點石成金,將石頭賣出黃金的價格。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大家都會記得這個著名的鉆石的廣告語。一種毫無用處的石頭,怎么就超過了黃金的價格?這看似廣告語的成功,其實是其背后營銷思維的成功。那么,這個營銷思維,或者是營銷秘訣是什么呢?
01
制造稀缺、創造價值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物以稀為貴”,稀少的才是珍貴的。一個在西亞工作的朋友回來說,在沙特石油非常便宜,你可以扔下10元錢,汽油隨便加,但水卻比汽油貴很多。這讓中國很多為汽油漲價苦惱的私家車主艷羨不已。
這幾年冬蟲夏草的價格暴漲,有的達到了每斤17萬元,超過了黃金價格。原因不但是其獨特的功效,最主要的是其產量較低,別的地方很難生長。但西寧工作的一位朋友講,80年代以前每斤100元都沒有人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大國,但價格最高的還是龍井、大紅袍,據說前幾年大紅袍老樹的茶葉拍賣到30萬元一兩的價格,最主要的是很難買到。
勞斯萊斯汽車,其一直標榜的是手工制作,每年只生產3000多輛,你想購買它不但要有錢,還需要調查你的身份,身份不夠還不賣給你,頂級配置的一輛車賣幾千萬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稀少和獨特。??
02
賦予文化、會講故事
營銷界有句名言:“會賣的賣文化,不會賣的拼價格。”賣文化最主要的是學會講故事,不會講故事就不會做營銷。
張瑞敏砸冰箱,成就了世界名牌“海爾”;牛根生講故事,讓蒙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可口可樂的美國文化和藥劑師的故事,成就了世界第一飲料品牌。
馬云的創業史,成就了世界最大的電商品牌;俞敏洪的勵志故事,讓新東方獨占民營教育的鰲頭。匯源老總朱新禮的創業史,讓匯源創出了新品類、做出大市場。一個哈根達斯,賦予其愛情和關懷的內涵,變得即有價值、又有品味,還有溫情。
北京羊房胡同的厲家菜,雖然地方不大,卻名揚世界,很多外國元首、使節、名人、富商都趨之若鶩,據說訂餐需要提前三個月。菜的食材沒有不同、炒菜工藝沒有不同,但一桌最少要兩萬元,因為賦予了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皇家文化和飲食文化。
03
最大的營銷謊言、最成功的營銷案例
鉆石本來就是一種礦產資源,除了硬度很高外,沒有什么特點。鉆石礦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亞、非洲、美洲等地,但數量較少。當年很多開采礦產的老板將這種沒有用鉆石原石扔得到處都是,可謂棄之如敝履。但隨著精明商人的介入,將這種礦產加工打造成戒指,并賦予其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征,價值一飛升天。
現在,鉆石已不神秘,人們更多地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征,成為婚戀的必備產品。不買鉆戒,就是心里沒有女孩、不買鉆戒就是不重視戀情,不買鉆戒就是對婚姻沒有信心,不買鉆戒,想結婚難度極大。
你會說一塊破石頭有那么重要嗎?回答是重要。因為石頭不重要,但文化重要,石頭不是石頭了,是愛情了,是檢驗愛情的試金石了。
世界上最值錢的是黃金,比黃金更值錢的是鉆石。鉆石就是一種硬度較高的石頭罷了,但卻讓人趨之若鶩、為之發狂。你說這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營銷謊言,也是最成功的營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