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新零售并非簡單的“線上+線下”,而是以產品為中心,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客戶提供高用戶體驗和高性價比的購物體驗,并縱向整合從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到終端的價值鏈,創造更大價值,提升運營效率。
人們的需求越來越簡單、理性、高效,只有精選、優質、低價的商品才能讓大多數人爽。那么,什么是以產品為中心?未來,對于大部分的企業來講,我認為首先要打造極高性價比的產品。
如何打造極高性價比的產品?我的方法論是,“三高”與“三低”:
·“三高”是指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
·“三低”是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對于零售企業來講,想要實現“三高”、“三低”,需要以產品為核心,以設計、渠道和工廠三點為支撐。下面我將從四點展開介紹如何做到“三高三低”。
一把手全身心投入產品
·新零售以產品為中心,一把手擁有“匠心”精神很重要;
·衡量匠心的標準是一把手有沒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產品當中。
·產品是企業的第一戰略,如果產品做不好,什么戰略都是白搭。
·產品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一個爆款能賣遍全世界,才是最好的產品。
既然新零售以產品為王,那么一把手擁有“匠心”精神就很重要。什么叫匠心?我認為,衡量匠心的標準是一把手有沒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產品當中。企業一把手在產品上下的功夫到位不到位,決定了這個產品有沒有競爭力,產品有沒有競爭力,決定了企業有沒有競爭力。我們可以看看,任正非、馬化騰在干什么?在關注用戶、關注產品。
再舉個例子。
碧桂園是繼恒大、萬科后第三個年銷售額突破三千億的房企。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去年我有機會跟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交流,他跟我說,他會親自研究戶型,一旦發現產品不對,馬上打電話把設計院院長叫過來,兩個人研究一夜。
對于房地產來講,研究戶型就是研究產品。千億企業的掌門人,60多歲了,每天在研究產品。雖然說戰略、人資、財務、營銷都很重要,但對企業來講,最核心的還是產品。過去三年,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碧桂園能夠高速成長,這就是創始人在產品上下了99%的功力的結果。
因此,我認為,產品是企業的第一戰略。如果產品做不好,什么戰略都是白搭,都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的。很多老一代的企業家,如今他們的思維模式已經弱化了。很多董事長,企業稍微做大一點,你問他產品,他說不知道,讓你問他下面的人。
他們會說,我不管產品,我只管方向。但是企業方向一旦定下來要天天管嗎?應該天天管的是產品。用戶關注的是什么?是你給我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你企業什么方向、什么戰略,跟我消費者沒有關系,我只關心你有沒有給我提供我需要的產品。
既然產品是企業的第一戰略,那是不是產品越多越好呢?其實不是。相反,產品越少越少,如果一個爆款能賣遍全世界,才是最好的產品。
在美國,有Costco的地方都有沃爾瑪,他們的位置一般都挨著。
我有次去洛杉磯發現,沃爾瑪很大,有 3萬平方, SKU超過10萬個,你們想想多么可怕,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產品,幾乎沒有顧客。
但是,你一出來,它的對面Costco人滿為患。
Costco面積3000平方,3000個SKU,你要想引進一個新產品,必須要先淘汰一個舊產品,一個SKU都不能多。每一個產品Costco都是精選精選再精選,然后才能上架。
Costco現在全球500家店,沃爾瑪全球1萬多家店,但就單店而言,沃爾瑪每個店鋪年平均營業額是3個億,Costco平均每個店鋪年營業額是15億,這就是爆品戰略和精選戰略的魅力。
打造極致簡約的美感
·從設計上死磕的產品才有競爭力;
·極致的產品有三個標準:“系列感”、簡約風”、“時尚感”;
·探索自動自發的設計機制能提高工作效率。
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產品顏值很重要。顏值即正義。高顏值是怎么來的?是設計來的。好的產品,一定要重視設計,嫁接設計。
很多人認為名創優品是靠低價成功的,其實這是表面,名創優品最成功的地方是設計。我們在設計上投入一直很大,今年的設計費估計接近1個億,明年我們會在設計上投資更多。
設計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只有讓消費者感覺到產品的價值遠遠超越了產品的價格,他們才買單。如果你只做價格,死路一條。
在產品美感、品質保證的基礎上,再談價格,你才有競爭力。在全球,我們商品團隊有300多人,200多個是產品買手和研發人員,捕捉全球最前沿的信息,干嘛?就是在新的設計、新的研發上面下大功夫。
名創優品為什么能成功,因為我對產品和設計非常重視。在我們公司,財務找我、行政找我,先放一邊。產品經理找我、設計師找我,趕快坐,咱們聊,聊到中午不吃飯也可以。
這就是企業一把手對產品和設計的重視程度,不管你企業做多大,你企業一把手不重視也沒有辦法,推動不了。
我們有一款產品叫名創冰泉,瓶子設計成了獨特的圓錐形,非常漂亮。但生產時,我們找了不下50個工廠,他們都說做不了。最后找到一家非常有實力的供應商,他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開出了模具。
我找前50家工廠的時候,所有工廠老板講的第一句是,葉總你能不能把設計改改,不要圓錐型的,搞一個圓柱型的行不行?
我說,這不行,如果讓我改設計,這還叫名創冰泉嗎?這就是我們在產品上花的功夫,今天這支水擺到超市里面,鶴立雞群,秒殺一切。我賣第一,依云賣第二。
我跟小米副總裁劉德交流過,劉德說小米一款產品光打板打了300多次。
他跟富士康交流的時候,富士康說,蘋果有一些產品在富士康打樣打1000次以上。各位想想,打樣1000次,不滿意退回去再打樣,但堅決不改設計,只改模具。
經典產品就是在設計上反復打磨的極度簡約。剛剛講的高顏值來自于設計,我希望,每個企業家都是半個設計師和半個藝術家,要懂得美學,要在設計上舍得花錢,沒有這種心態你做不好企業。[NextPage]
名創優品的口號是優質低價。在新零售時代,品質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價格才是第二位,如果把價格放在第一位,一定死定了。
我講一個經典的案例。
我們有款西餐刀叉,一套兩個,賣15元,賣得很火。在中國,我們吃中餐,用筷子的國家,一天仍可以賣20萬支,當我們去西方國家,你想想我一天賣多少支。
為什么銷量這么好呢?因為我們對供應商要求很嚴格,我們找到了雙立人的品牌制造商來做,他們也是G20峰會和“一帶一路”峰會的供應商。
這個供應商在中國的第一個客戶是釣魚臺國賓館,名創優品是他第二個中國客戶。
高品質怎么來的呢?找對供應商,開發好產品。具體如何做呢?絕招是:一把手、用錢砸、下大單、給現金。
總結:低毛利、低價格、高品質是通往世界的通行證
·產品的品質是由材料決定,產品的價格由效率決定;
·創新只能領先一時,擁有極高的性價比才能持續領先;
·優質低價是世界的通行證,是未來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產品的品質由什么決定的?
99%的人認為是價格決定的,價格越貴品質越好,所謂“便宜無好貨”,因此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是不對的,產品的品質主要是由產品所用的材料決定的。
像我們現在生活品質提高了,很多人要吃土雞,土雞隨便加工一下味道就很香,這主要因為材料好,廚藝只是部分原因。
那么,產品的價格由什么決定的?
很多人說需求、老板、品牌定位,這都是扯淡,價格是企業效率決定的。效率越高,價格越低,就越有競爭力;效率越低,價格越高,就很難存活下去。
舉個例子。
一個廣州做服裝的老板,把我拉到廣州高級商場里看,看完之后,他說葉總,你做的容易,我們做的很痛苦,整個商場二樓男裝區,一個下午就兩個人買單,你說我們怎么活?
我到那個店一看價格,隨便一件單件西裝4000元,加一點皮大概1萬多元,我心想活該,誰讓你賣這么貴,我說,我出三招你聽不聽:
第一招,價格去掉一個零。以前賣4800元,你現在賣480元也很好啊,可以賺一倍,以前一個店一個月銷售額才10幾萬,你這樣的話,一個月利潤可以做到十幾萬,不又活過來了嘛。
第二招,把你的店員砍掉一半。要那么多店員干什么?新零售是什么?無服務、無推銷、無壓力。
第三招,讓這些店員嘴巴閉上,不要講,有什么好介紹的,買就買,不買就拉倒。
今天你到名創優品,沒有店員服務你。我們的店員做什么?第一,做好衛生;第二,做好理貨,保證貨架飽滿;第三,做好防盜。
所以未來的新零售就是要從極致的產品設計、極高的性價比、極好的購物體驗這三個方面贏得消費者。
很多人說要做低毛利,很難做到。其實低毛利來自于企業的價值觀,跟別的無關。
名創優品的價值觀是堅持優質、堅持低價。
供應商跟我交流的時候,一雙襪子他報價7.5元,我說價格太貴,5元,我給下100萬的訂單。
他說5元也可以做,我回去想想辦法改改材料,我說你腦子進水了,如果我為了降價,讓你改材料,還要你干什么?
這個世界有兩種生意誰都會干:一是把東西做得很好,價格賣的很貴;二是把東西做得很差,價格賣的很低。
但是這個世界上恰恰最難干的是把品質做得很好,價格做得很低。很多人做不到,做到的都成為超級富豪了,像優衣庫的老板柳井正、ZARA的老板奧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