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影響消費決策,用知識賦能品牌價值。這樣的理念,放在幾年前的營銷圈里,還讓人覺得有些“遙遠”,而如今正在商業化上提速的知乎,已經讓外界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落地成果。
正在構筑的“知識入口”
回溯國內互聯網企業發家史,以騰訊、百度為代表的龍頭,無不是深深扎根于用戶使用場景而生存、發展起來的。前者立足IM產品聚攏起龐大的用戶群體,并通過不同形態的社交服務和產品,不斷增加用戶粘性,最終成為無可爭議的社交入口;后者則在更早期因特網初入中國呈爆發增長階段,用貼吧、地圖等建立起一個基于搜索引擎的完備信息體系,并以這個搜索入口改變了國人信息獲取方式。
而當互聯網行業隨著整個社會邁入知識經濟時代,知乎迎來了好時候。從早期的社區到如今的平臺,知乎一直深耕知識分享領域。歷經七年發展,知乎擁有了超過1億的注冊用戶,這些“知友”具有高學歷、高收入、高購買力的特征,他們既有相當的見識與知識儲備,也在各個領域有著旺盛的求知欲。他們匯聚于知乎,充分表達自我、深入探究問題,并與外界分享思維碰撞的火花。
品牌與用戶從相望到對話
經常登錄知乎的人都有體會,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和大家交流觀點,沉浸其中,不知不覺就能刷上好幾個小時,這種體驗過程,在滿足求知欲的同時,也收獲了社交成就感,這是知乎區別于其他社區的顯著特點。
知乎強調用知識賦能品牌價值,除了成熟的硬廣產品,知乎還能如何連接品牌和用戶?
知乎覆蓋知識入口,品牌可以挖掘自身有價值的信息,形成知識點,通過內容傳遞與知識人群展開深度溝通,并往復這樣的循環互動,持續加深影響,從而在受眾心中留下不易磨滅的品牌印記。而那些吸收了品牌知識的用戶,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分享這些知識,影響更多人群。
“高亮不高冷”的知乎-高通案例
此次獲得金瑞獎的知乎-高通案例就遵循了這樣的營銷策略。以知識為核心創意,通過開屏廣告位展示,加強品牌曝光,強化高通在3G/4G時代權威地位的同時,也將用戶引到《見字不如見面:我們身邊的通訊史》品牌定制知識讀本(電子書)上。內容方面,高通與大家一同梳理了從飛鴿傳書、旗語符號再到無線通信的通訊發展史,并且將品牌所包含的知識點融匯在諸如“為什么手機打電話要按撥號鍵,而座機不用?”、“我們每天在說的2G/3G/4G的G到底是什么?”等趣味科技問題之中。
這本用知識連接品牌與用戶的電子書,僅兩天時間就有數萬次下載,引發話題曝光量達到了上千萬。它通過傳遞知識,潛移默化地將高通品牌植入讀者腦中,持續的話題熱議進一步沉淀為品牌資產。
對于高通這類To B品牌,知乎所帶來的“高亮不高冷”的營銷效果是他們最希望見到的。平日里高聳的行業壁壘,讓非專業用戶望而生畏。但知識營銷的介入,就像給一臺發動機裝上了四個輪子:覆蓋曝光、知識傳遞、深度溝通和持續影響,最終把“乘客”帶到品牌的目的地。
作為知識的入口,這是知乎所獨有的知識營銷優勢。或許當這個入口全線貫通后,品牌與用戶的關系也將被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