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怎么辦?要么等死,要么變革。
不想死就得變,怎么變?花樣種類也是很多,諸如承包,股份制,劃分業務管理單元等等。當然,玩得最多的還是調整業務員對業務工作的關聯關系,即是重新劃分業務管理關系,成立不同的業務部門,分產品,或是分區域運營,希望通過這個變化來提升效率,提升業績,提升盈利水平。
出發點是簡單的,是正面的,但是,直接就這么落實下去,業績也許會增加一些,但對應的運營成本和內耗往往會增加的更高,業績也許做大了,但最后的實際盈利水平反而會下降了,為什么會這么說?
1, 作為普通員工,惰性往往高過自覺性,對所有會增加自己工作量的事情,必然是抵觸的,在人事問題上,首先是要考慮人性丑陋的一面。
2, 老板的工作導向是正面提升,提升業績,提升公司的規范化水平。而員工的工作導向則是盡量多拿錢少干活,必要時可以少拿錢,但一定要盡量減少工作量,減少壓力。老板之所以是老板就是因為能吃苦,員工之所以是員工,缺得不是智商,也不是機會,而是不肯持續的吃苦,要舒服,要輕松,不肯冒險,怕吃虧。
3, 也許老板打算從提升獎金這個角度來解決問題,管理工作要是都能用錢解決,早就沒什么管理問題了,對于已經懶到骨頭里的某些員工來說,給錢也不動。再有,現在95后員工,生活質量擺第一,可不愿為多賺那幾個錢,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
4, 客戶關系的問題若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無論再怎么劃分業務管理模式,銷售費用高,產品結構不合理,結算難,陳列差等老問題照樣出現
5, 分產品分團隊來面對下游客戶,貌似把工作做的更細,可是,管理體系已經成型嗎?有提前培養管理人員嗎?
6, 公司兩個業務團隊,面對一個客戶時,很難做到信息透明,標準統一,會不會被客戶鉆空子?
以上這些問題還沒搞清楚,還沒有準備到位,就直接變更業務管理模式,試圖以此就能直接提升業績和盈利率,就是打麻將換方向,換個座位看運氣能不能好點。
“基本原則:有效的變革,一定是建立在對當前事務完全掌控的基礎上?!?
在進行業務管理模式變革之前,建議先落實這三件事,起碼得要做到對相關事物的初步掌控,先掌控,再談變革。
第一, 公司的品牌化
絕大多數經銷商都是在幫別人養兒子,即是幫廠家在當地培養品牌,但卻忽略了對自家公司的品牌化塑造,以至于許多經銷商到現在,在介紹自己公司時,仍然是:“我是做XXX品牌的經銷商”,而不是“我的公司叫XXX,XXX品牌和XXX品牌在當地是我們給做起來的?!?
這經銷商公司的品牌化,有幾點基礎工作先要做起來:
把公司的名字,注冊成商標
公司的廣告宣傳語,也就是發展目標或是市場定位,一句話來概括
以商標為核心的VI設計,當地普通廣告公司都能做,幾千塊搞定
公司品牌VI的基本應用,例如店招,名片,單據信箋,車體廣告等
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公司介紹冊等基本宣傳工具的建立
在前期的宣傳中,依托上游廠家的知名品牌,帶出自己的公司品牌。在后期的宣傳中,則是突出自己的公司品牌,旗下經銷若干廠家品牌。
在市場層面,要在下游客戶的心目中,建立雙品牌對等的定位,即是公司品牌與所經銷的廠家品牌是對等的。
第二, 對下游客戶的掌控權
客觀的來說,經銷商是靠下游客戶吃飯的,下游客戶的數量,決定了經銷商的業績,下游客戶的質量,決定了經銷商的利潤。可問題是,大多數經銷商對下游客戶的管理,屬于失控狀態。所謂失控,即是表面上有生意正常在做,但了解不夠,信息溝通不暢,客情關系不穩定,導致在鋪貨,產品結構,陳列,主推,銷售費用,結算等等方面頻繁出問題,直接吞吃了利潤。甚至在有些經銷商公司里,業務人員對下游客戶的掌控權已經超過老板了。
只有有效掌控,才能實施變革。所有下游客戶,老板得要重新建立客戶管理體系,讓老板能直接掌控所有客戶的管理體系,而不是把客戶的管理權散放在業務人員的手里,即便業務人員離職,也帶不走客戶,這套管理系統包括:
1, 客戶檔案的建立
2, 客戶歷史遺留問題的主動收集和處理
3, 客戶的類型與質量分級
4, 對客戶的雙線管理溝通機制,即是在業務人員管理客戶的基礎上,增加客服這個直接對接客戶的服務型崗位
5, 設置對客戶的直接信息發布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或是飛信
6, 對客戶實施增值服務的全面導入
這套系統的建立,核心就是讓老板了解客戶,維護與客戶的直接溝通互動,在客戶面前突出公司是系統化在與客戶服務,業務人員只是維護人員。讓客戶明白,最終是公司在與他做生意,而不是業務人員。
第三, 對員工的替換能力
所謂管理體系健全,就是不怕員工流失,哪怕是所有業務人員一夜之間都跑光都不怕,作為老板,這個意識一定要有,不能假定員工都是穩定,而是要主動想到:當前的員工一夜之間都跑光了怎么辦?
順著這個思路倒退,有些工作就得要提前到位了,諸如:
1, 部門說明書與崗位說明書
2, 各類執行工作的執行說明書
3, 員工通訊工具的公司集中化管理
4, 內訓機制的建立
5, 各類規劃工作的健全
6, 各類工作項目的推進情況透明化
7, 外部儲備員工體系的建立
8, 崗前培訓機制的建立
9, 從法律角度,提前準備好員工走勞動訴訟的應對工作
這幾項基礎工作落實到位后,可先從業務人員的輪崗開始。輪崗的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管理體系的健全程度,理論上來說,客戶管理和人事管理體系越是到位的,業務人員輪崗的過程就越是平順。
以上這三個項目,核心都是讓老板建立對公司品牌,對下游客戶,對員工的掌控權,能管得了,能調動,走了也不怕。在這個基礎上,再來進行業務管理模式的變革,才是有譜的。(文章來源:私企內務管理研究/潘文富)
上一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關注的核心問題
下一篇:新廠家市場啟動階段的總部直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