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熊貓自媒體聯盟舉辦的“2015中國自媒體之夜”現場被擠爆。回想2014年12月14日WeMedia舉辦的“2014中國自媒體年會”也是如此。為何兩場自媒體行業盛會相隔不到一個月,卻都受到自媒體人的強力追捧?
首先,有微博捧紅一批自媒體人的珠玉在前,當微信公眾賬號推出后,這種移動端類博客形態受到追隨。同時“自媒體聯盟”組織的涌現,讓紅人抱團取暖贏得更大話語權也對行業有了極強的推動。
“WeMeida”、“熊貓”為首的自媒體聯盟對行業推波助瀾,自媒體逐漸成勢,商業行為更加深入廣泛,進而引發自媒體行業一個又一個的狂歡。
WeMedia和熊貓蘊含了什么不同的價值?
WeMedia舉辦的“2014中國自媒體年會”吸引了搜狐CEO張朝陽,新浪微博CEO王高飛等各路名流的捧場和演講,體現出媒體行業對自媒體的重視。不足之處是并未有自媒體人走上演講臺,也體現出WeMedia旗下的自媒體人在過去自媒體概念瘋狂成長的一年中并未能帶出足夠的話語權,要想讓自媒體人成為真正的主導,WeMedia前面的路還有很長。
熊貓在“2014中國自媒體之夜”中卻玩出了不一樣的花樣。首先,傳統行業聚會中的演講臺、觀眾座椅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品牌自媒體人為到場嘉賓提供的服務,以及自媒體人各式各樣的表演秀。無論熊貓是否已經在行業中找對路,整個聚會還是讓人眼前一亮,以自媒體人為核心的排布,表達出對自媒體人足夠的誠意,同時為行業注入了不同的活力。
自媒體發展道路上,渠道和內容哪個更重要?
在WeMedia舉辦的“2014中國自媒體年會”中,創始人青龍老賊宣稱已經聚集到300個自媒體成員,擁有了5000萬的微信受眾。但依托精英人群的優質內容吸引流量的做法會否得到改變仍不得而知。是否能讓更多人從自媒體紅利中獲利也是值得推敲的。
而熊貓在其舉辦的“2015中國自媒體之夜”中,創始人申晨出人意料的宣稱,聯盟今后的發展重點方向是自媒體內容,通過500萬熊貓天使基金的扶持,拉動有創意的自媒體人生產出精彩的內容,從而帶動流量的聚集才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這種舉措無疑給了更多有創意,但資源、渠道缺乏的自媒體人機會。雖然熊貓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億的微博和8000萬的微信覆蓋規模。但熊貓并未在覆蓋規模上強調自己的江湖地位,而是在自媒體的發展道路上選擇與不同的自媒體人站在一起,共同冒險。
在“2015中國自媒體之夜”中,熊貓創始人申晨將2014年定義為“自媒體元年”,在接下來的2015這個自媒體發展之年中,到底是越積越大的渠道能夠勝出,還是獨樹一幟的內容為王成為自媒體主流?我們需要拭目以待。
自媒體聯盟的O2O是如何布局的?
要說自媒體聯盟的O2O布局,熊貓自媒體聯盟的熊貓窩品牌是最早推出的,WeMedia的PUB也緊隨其后。發展半年有余,熊貓窩品牌已經擁有了“咖啡司”、“自媒體客棧”、“自媒體高爾夫”三個為自媒體人提供服務的通道布局全國,給了自媒體人更多交流機會。WeMedia的自媒體“PUB”也不遜色,在行業中擁有不錯的影響力。2015年線下布局也將是自媒體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資本市場如何看待自媒體發展?
種子創投在2013年底對WeMedia 200萬的天使投資,對整體行業是一個大的推動。但隨著良莠不齊的自媒體聯盟不斷出現,2014年初,自媒體行業也曾在被外界惡意打壓過程中陷入困境。2014年下半年,Wemedia經過各種調整,在行業中不斷進化,而熊貓自媒體聯盟的內容布局也喚起資本的重新認可,估值過億并獲得鼎晟創投天使輪投資,重新燃起了行業大發展的希望。但最終哪一個聯盟將更快速借助資本對行業布局,也將成為2015年一大看點。
從兩個人氣火熱的自媒體行業聚會來看,2015年,自媒體發展大勢已成。但誰將走在發展前端,還要看創始人們如何發揮想象力。無前車之鑒的探路,是機遇也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