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BAT都在布局內容,尤其是直播和短視頻。這讓許多人將內容生態與短視頻和直播劃上了等號。然而一個“冷知識”卻是:占據互聯網內容半壁江山的是圖片,圖片在互聯網平臺無處不在,然而中國并沒有誕生類似于Instagram這樣的圖片社交平臺,圖片并沒有像音樂、視頻、文學、文章等內容形成商業價值,圖片創作者在水面之下無人知曉,總之,長期以來,圖片這類內容被埋沒了。不過,在了解到百度圖片“源”計劃啟動構建內容生態,我認為,圖片在內容生態中正在成為日趨重要的組成部分。
攝影師也可以做自媒體了
近日,百度啟動“源”計劃,面向全網招募攝影師入駐平臺,將優質圖片背后的創作者推向前臺,用戶通過百度搜索到對應圖片之后,就會看到攝影師信息,點擊則可進入攝影師個人品牌專區,優質圖片還將獲得包括百度圖片首頁在內的眾多百度分發資源。
之前互聯網已有不少圖片庫公司,這些平臺更多是to B的,也包括類似微博等具備圖片社交功能的平臺更多是在做UGC圖片分享,而非專業圖片分發。有少部分攝影師做了大V但更多是通過傳播攝影技巧等方式,而不是憑借著圖片內容本身。百度圖片“源”計劃第一次在專業圖片創作者與圖片閱讀者之間建立聯系,讓優質圖片背后的攝影師得到了品牌曝光。
這一舉措對于攝影師而言意義重大,他們可以像那些精于文字的自媒體一樣獲取到廣泛的用戶關注并建立個人品牌。對于用戶來說,則可以在百度搜索圖片時看到更多優質原創圖片,獲得更好的體驗。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圖片被視作是一種與視頻、文章、音樂平行的內容生態,圖片的商業價值將得到更好的體現,圖片的版權保護體系也將更加完善。
百度圖片是中國互聯網圖片內容分發最重要的平臺,有數據顯示,中國用戶接受圖片的主要來源中百度圖片搜索占比46%。不過,過去百度圖片搜索就跟谷歌等搜索引擎一樣,其圖片庫是來自于爬蟲抓取的互聯網圖片,并未與攝影師建立直接聯系。這一次推出“源”計劃則是百度第一次直接對圖片內容進行分發,連接創作者與消費者,成為一個圖片內容分發平臺,讓攝影師成為“圖片自媒體”。
圖片成為內容平臺的新寵
2011年,百度CEO李彥宏曾有過一個著名論斷:中國互聯網正在進入“讀圖時代”,其指出: “中國互聯網的內容主流,正出現從文字轉向圖片的趨勢,各大網站不再限制用戶上圖,全新的讀圖時代已經來臨,而主營圖片內容的網站,也將隨之獲得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有理由相信,李彥宏這一論斷的基礎是百度后臺的大量數據:爬蟲獲取到的數據爆發式增長,用戶圖片搜索需求與日俱增。
到了2013年,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在接受自媒體“鼻祖”程苓峰采訪時曾透露:圖片占互聯網信息流量已在一半以上,微博里圖片+文字占40%以上,微信里更是高達90%以上,幾年后,美圖憑借著照片處理這個拿手戲登陸港交所,市值最高逼近100億美元,圖片竟然可以成為一個百億美元的生意。然而現在看來,圖片帶來的生意可能不只是一百億美金。
跟短視頻一樣,互聯網上的圖片內容正在迎來大爆炸。一方面,智能手機、微單相機、智能攝像頭等設備普及、進化,讓人們生產圖片的門檻前所未有的低,在SnapChat的眼鏡中,用戶眨眨眼就能拍照。另一方面,一切能生產圖片的硬件都與互聯網連接,包括單反相機,每一張圖片都有很大幾率被分享到互聯網。反觀音樂、文字等曾經炙手可熱的內容,在生產工具卻沒有太大的進步。因此可以認為,圖片時代今天才正式來臨。
中國不一定會誕生獨立于微信和微博之外的圖片社交平臺,但圖片卻在成為各個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百度啟動內容戰略的大背景之下來看,百度“源”計劃就不難理解了:百度內容戰略的本質就是縮短路徑,直接連接創作者和用戶。
圖片才是百度的拿手好戲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擅長的內容,音樂內容騰訊掌握先機,短視頻最強的是微博,圖片內容百度則已建立自己的獨有優勢,事實上,對于百度來說,圖片也是其核心搜索業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幾天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Mary Meeker)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便指出,“基于圖像的前端可以用拍照來替代文字,具備圖像識別能力的后端推算用戶的算法,為廣告主提供上下文。未來的搜索將基于圖片而非關鍵詞。”如果這一趨勢在中國得到驗證,就意味著百度在圖片搜索上不能有半點閃失。事實上,搜索技術與圖片分發的結合正是百度做圖片內容生態的核心優勢。
第一,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百度最早布局、投入最大、進展最多,而百度AI技術最核心的應用就體現在語音和圖像上。不論是以圖搜圖的百度識圖,還是百度無人車、百度DuerOS、百度度秘,都大量應用圖像識別技術。百度的圖像技術不是簡單的識別,而是可以理解圖片語義的機器視覺技術,比如我們搜索“在飛的鳥兒”的圖片,結果中就全是飛翔的鳥兒。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百度可以理解圖片內容進行更好地分發,以及圖片識別技術,很好地保護圖片創作者的版權。
第二,百度率先探索出圖片變現能力。過去圖片很難單獨變現,除非像某些版權平臺那樣去找企業要錢。但百度圖片搜索基于機器視覺技術,很早就實現了針對單張圖片的精準變現,比如在某張圖片的搜索結果中,有關聯的精準廣告,百度圖片甚至可以針對圖片中的一個精準部位推送關聯廣告。這些技術應用到圖片內容分發之后有望給創作者帶來新的變現方式,比如一個創作者的優質圖片如果被許多人看到,精準廣告被點擊更多,創作者的分成就更多。
第三,百度是中國最大的UGC圖片平臺。百度之前關于圖片的App有百度圖片、百度相冊,現在都集中到了百度網盤中,在大多數個人云平臺因為管理能力薄弱被關閉之后,百度網盤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云存儲平臺,可以說百度有很好的UGC圖片基礎。而UGC和PGC之間并非不可逾越的,反而是界限模糊,百度圖片內容生態未來從攝影師擴展到更多人。
第四,百度的圖片內容生態促進技術升級。前幾天馬化騰罕見地點評了李彥宏和馬云對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三者唯一達成共識的就是,數據對于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對于圖像技術而言,海量的圖片庫同樣至關重要,它是機器學習的數據源。百度圖片內容生態豐富,更多優質圖片將會幫助百度圖像技術更好地自我進化,就像AlphaGo學習棋譜一樣。
不只是百度,所有內容平臺都在對圖片變得愈發重視,不過,就像互聯網女皇所言,未來搜索將基于圖片而非關鍵詞,對此百度自然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