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完全不分私募股權和上市公司股權,股權全產業鏈做得最好最成功最大的實際上在美國-沃倫?巴菲特-他既買可口可樂股票,買上市公司的股票,又自己去做風險投資甚至去做私募股權投資。本質上,投資就應該是這么做的。不要框定是做風險投資還是做上市股權投資。
實際上在風云變幻的中國,一年相當于西方的十年二十年,其中最重要的不是股權的format,最重要的是你是一種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有什么樣的人。
在內部培訓中,第一講就是人與生意,我們要投資什么樣的人,要投資什么樣的生意模式,人與生意的組合是我們選公司的第一個標準。為什么這種標準中大部分的人不能做到。有人說我要么做風險投資,要么做上市股權投資。
我覺得有唯一一個belief,就是我們投資的第一原則,是什么呢?是We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這是我們投資的第一個哲學思想,當你說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都在實踐這一原則。在中國做投資最難的一點就是市場很浮躁,每天都有人告訴你市場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如何在浮躁的市場上保持冷靜,就是我的第一個投資哲學,“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守正用奇。
當你能夠做到正,做人、做事要正,你就能經得起各種各樣的誘惑與挑戰。為什么要用奇呢?一個人寧愿很conventional failure,也不愿unconventional success,為什么呢?“不愿意打破常規去犯錯誤”,這是凱恩斯講的原話,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人,在“守正”之后不能突破各種各樣的限制去“用奇”,你的想法如果和別人不一樣就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在中國大家都知道,每天大家都在搶deal,大家都失去了判斷力,都去搶一個東西。人做事情就應該是independent thinking,守正以后給了你用奇的空間,用奇之后是你能夠更好地守正。
在中國不是機會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中國做投資,知道自己碗里能裝多少東西更重要。所以我要講的第二點就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It‘s all about你自己的這一瓢,你每天的功夫就是要把你的這一瓢做得更大更結實更深,而不是整天壺里的和桌上的菜都要喝掉吃掉。
投資里面有這樣一個定理,中西文化是相同的,跟老外講就是a piece of mine,看到別人投了很好的東西你投不到你是不是會著急。你有這個哲學支撐就會找到the piece of mine,something you think make sense。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當你只有低調的時候才能專心致志地把自己的東西做好。你在早年時就非常高調,自己lose your mind了。拿上帝的話說就是“欲先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要低調,踏踏實實的做好投資,真正好的資源,真正好的投資人,好的投資項目會逐漸找到你的。
史記中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用天天在外面講你做了多少項目,多好的deal,多高的回報。我很高興不用花我的時間被其他人的的商業計劃來dominate,而是按照自己的商業計劃一步一步從互聯網到消費品地看,按我的時間,按我的節奏去做事情。
當你做好這些后,最好的人會來找你。這里面會有一個selfmatch過程,但會不會lose掉機會?會的,沒關系,我講了,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取你自己的一瓢就好了。
以上是我的投資哲學。這個行業里最危險的事情就是你是被錢驅動的。要么你很快就掙了很多錢你不知道干什么,要么你一直沒掙到錢很著急,你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為錢驅動是一個最最dangerous的想法。錢并不重要,是最后的一個nature income,不能成為一個目標,你肯定是為了一個passion,帶著你走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