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不僅僅是可以在企業經營中運用,每一位職場人士,尤其是管理者,都應該學會應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工作和管理。 小米科技的快速崛起,就是互聯網思維應用的最好詮釋。
??小米科技雷軍提出了互聯網思維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總結來說,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包括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參與思維等。
??1、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用戶與顧客、客戶不同,用戶是指直接使用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群體。對于職場人士來說,所有與其工作有業務關聯的人員都可以說是他的用戶,因為這些人都會使用他所提供的“產品”,這個“產品”可能是一項服務、一次會議、一封郵件、一份報表、報告、方案等。職場人士的用戶包括外部用戶和內部用戶兩類,外部用戶如供應商、顧客、合作方、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媒體及其他組織的聯絡人員;而內部用戶包括上級、下級、其他部門同事等等。
??職場人士的用戶和組織的用戶有共性,但有一個顯著的區別,組織與用戶大多都是交易關系,而職場人士與用戶大多不是交易關系(除了他的老板)。
??在交易關系下,討價還價能力較強的一方具有較高的地位,因為客戶隨時可以轉向其他供應商進行交易,所以幾乎每個公司都奉行“客戶至上、用戶第一”的理念。雖然很多公司都在盡力維護這種交易關系,但仍然無法真正做到“客戶至上、用戶第一”,以致被客戶、用戶所拋棄,從而陷入經營困局。
??對職場人士來說,他與老板之間是交易關系。在交易關系下,員工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對待其他內部及外部用戶,就換了一種截然不同工作態度,常見的有兩種典型不良作風,在管理者身上尤為突出:
??一是官僚主義,認為自己經驗豐富、身份高,不愿放下身段去真正了解他的各類用戶需求,高高在上、極度傲慢。
??二是本位主義,一方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另一方面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只想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而不想自己能為他人服務什么。
??在官僚主義和本位主義的影響下,組織的活力大打折扣,其后果就是遠離客戶,從而影響到組織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質量。
??作為職場人士,尤其是管理者,要樹立服務至上的理念,以平等之心對待工作交往中的每一個人,認真傾聽和了解他們的需求,真誠地為他們提供服務,用戶思維即服務思維,這是互聯網思維在工作中應用的第一要點。
??2、產品思維
??所謂互聯網的產品思維,主要指產品要圍繞用戶的高頻剛需,通過快速迭代做出簡約、極致、超越用戶預期的爆品。產品思維要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快速迭代為手段,以簡約、極致為原則。
??喬布斯往往會當面審查設計稿,甚至把文稿放大直接審查每個像素是否有問題;小米科技的雷軍,直接牽頭設計產品發布文稿,甚至關注文字的配色,歷經近百回修改仍不滿意,在發布會開始前半小時,還提出修改意見。臺灣第一餐飲集團王品公司內部管理控制要求菜蔬長寬誤差必須在0.1厘米以內。此外,德國、日本的匠人精神,也是產品思維的重要體現。在方向選擇正確的前提下,這就是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
??職場人士并不單獨生產出與客戶交易的產品,但是,每一份報告、每一份方案、每一封郵件、每一張報表、每一項建議都是他的產品;對管理者來說,每一項決策,每組織一次會議,每推動一項工作,也都應是他的產品。在交易關系下,員工對上級、對老板的產品,每一行字句都反復斟酌,每一頁PPT都美輪美奐。但在非交易關系下,很多員工既沒有“用戶意識”,也沒有“產品思維”,不負責任,馬虎應付,草率了之。
??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其著作《參與感》寫到: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為王;產品總是靠口碑傳播,很員工抱怨收入太低,公司沒有給予機會,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既沒有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更沒有產出所謂簡約、極致、讓人眼前一亮的“爆品”;既不符合客戶的要求,更談不上超越客戶的預期。沒有口碑,就無法樹立自身的品牌,更談不上職場的發展。
??管理者是政策的制定者,是業務的推動者,處于科層制金字塔的頂端,其發布的產品更是直接影響到組織及組織成員的工作業績,應注重簡約與極致,避免把業務和管理引向繁瑣,把工作重點回歸到經營的本質。
??3、參與思維
??參與思維,對組織來說是要與用戶互動,小米科技黎萬強提出:今天不是單純賣產品的時代,而是賣參與感。
??在組織內部來說,管理者是組織的中心,由于信息獲取權限的不對等,各層級的管理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管理中心,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80、90后新生代已經普遍習慣了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的特點,每一個個體都極力伸張個人的需求,早已厭倦冷冰冰、機械化的權勢主義。
??王品公司所有財務賬目完全透明,任何一位員工都可以從內網查到店鋪的收入、支出、盈余,甚至銀行存款的金額。信息的開放,必然吸引員工的自動自發參與,王品公司的透明、開放文化,使它發展成為全球總計擁有400余家店鋪,15000余名員工的臺灣第一餐飲集團。
??在互聯網時代,你把員工當成員工,那他也就只能成為員工,我們更應注意主動削弱“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采取開放的態度,與組織成員共享信息,盡量讓組織成員參與到組織的運營當中,沒有開放就沒有參與,沒有參與,組織成員就無法形成認同感,從而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工作就流于機械化和被動化,組織績效也難以提升。
??互聯網時代下每個人應成為產品經理,工業時代的分工制與科層制,在互聯網時代已經凸顯了其僵化、低效,甚至反人性的弊端,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生活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成為產品經理,尤其是管理者,更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通過互聯網思維工具的應用,在每一項的工作中貫徹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參與思維,力爭讓每一項工作都成為簡約、極致的爆品,實現口碑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