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到韓國再到歐洲,沉浸在“尾氣排放門”陰霾里的大眾汽車付出了巨額賠款。而當銷量在美歐等市場下跌以及全球裁員近3萬人等代價后,大眾通過成立Moia品牌,企圖在移動出行領域和電動汽車上重塑形象。
3年前,當時75歲的大眾前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現在起,十年內他的孩子們可能駕駛大眾旗下至少13個品牌中的一款車型”。倫敦時間12月5日,皮耶希所提到的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第13個品牌Moia終于揭曉了,全新品牌將在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競爭并擁有自己的電動車。這是大眾汽車從“尾氣排放門”的陰霾中逐步恢復的重大舉措,也將對Uber等移動打車軟件公司造成挑戰。
據報道,在初始階段,Moia品牌將提供汽車共享服務,其品牌車隊車輛將由大眾集團目前所有的車型提供,之后該共享服務將由Moia品牌生產的電動車代替。Moia品牌概念車將有望在明年展出。
目前,負責新品牌運營的公司已成立,擁有50名員工,總部位于柏林,由Ole Harms擔任CEO。Harms從2014年起就在大眾汽車負責移動出行業務。“我們將集大眾汽車所有的力量和優勢,用最先進的技術,比如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服務。”Harms說,他希望Moia品牌提供的是一種介于公交車和打車軟件之間的快速通行服務。用戶通過手機App呼叫車輛,與此同時,用戶之間可以進行車輛共享。
Moia品牌的目標是用低廉的價格為每個人都提供移動出行服務。“盡管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未來擁有一輛汽車,但Moia可以以某種方式使每個人成為我們公司的客戶。”大眾汽車集團CEO馬蒂亞斯·穆倫表示,他們希望Moia品牌的叫車價格能和公交車相差無幾。
早在今年5月份,大眾汽車就開始為Moia品牌的移動出行服務奠基,向打車軟件初創公司Gett投資了3億美元。Gett成立于2010年,為世界上100多個城市提供打車服務。“我們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成為在這一領域的獨角獸。”Harms表示,Moia將和傳統車輛銷售業務一起成為大眾的業務支柱,預計到2025年將從新服務業務中獲得相當大的收入份額。前期,大眾將向Moia投入上億歐元資金,但隨后會引入投資者。Moia的規模也將不斷擴大,預計至明年年底員工將增至200人,其最大市場將會在歐洲、美國和中國。
“Moia是大眾汽車旗下獨立運營的公司,將會采取和現有的交通系統合作或者獨立開發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移動出行服務。”Harms說,“我們的目標是躋身城市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前三甲。”
近年來,Uber和其競爭者Lyft在出行服務領域的火爆打擊了傳統出租車行業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同時也點燃了傳統車企對移動出行領域的追求。未來十年自動駕駛的發展也會加速這一趨勢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汽車銷量的下滑。傳統汽車廠商再也不會放過移動出行這塊美好的“餅”。
于是,通用投資了Lyft,收購了舊金山無人駕駛汽車初創公司Cruise Automation,并不斷擴大自創分時租賃品牌Maven。福特也推出了智能移動計劃,收購總部位于舊金山的眾包服務商“Chariot”,并計劃于2021年將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具備SAE美國車輛工程協會定義的第四階段自動駕駛能力)投入商業運作,提供搭車或車輛共乘服務。繼投資Gett后,大眾汽車也成立Moia品牌來擴大移動出行領域。
近幾年,Uber在移動出行領域吃到了不少甜頭。不過,隨著傳統汽車廠商的加入,以及大眾提出力爭這一領域的前三甲的雄心,Uber的地位或將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