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金鼠標國際數字營銷節上,樂視帶來了“品牌也能做電影制片人”的新銳主張,與會的樂視影業副總裁黃紫燕與三只松鼠董事、首席品牌官郭廣宇,分享了樂視影業與新成立的三只松鼠影業攜手品牌聯營的新玩法,其中樂視影業首創的“創/投/制/宣/發/放”品牌聯營模式震撼全場。而三只松鼠也宣布今年將與樂視影業合作出品第一部影片,采用品牌做電影制片人的模式。會后,在座的媒體共同見證了雙方首次合作簽約儀式。
電影營銷好時代or壞時代
樂視影業首創品牌聯營模式
樂視影業副總裁黃紫燕談到,傳統的5大電影營銷方式是:植入、元素授權、粉絲營銷、衍生品、IP開發。植入雖然是主流,但作為影片的導演還是更在意內容本身,這與品牌高頻、深度曝光的需求背道而馳,兩者之間平衡點很難拿捏。況且行業里對于植入沒有成熟的考核標準,無法衡量效果。元素授權如果沒有強大的推廣渠道來做支持,這個元素授權的價值就降低了,也達不到品牌想借勢的營銷熱度。粉絲營銷則可能會產生額外的商業合作費用,被藝人排斥。衍生品營銷,在部分電影中是有效果的,比如樂視影業制作的《小時代》電影,其衍生品好聚好傘共售出8000多把,收入超100萬。IP合作方面,樂視影業則率先提出了脈沖營銷的概念,基于同一IP的多文本打造,制作了很多網影聯動項目,例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28歲未成年》等,效果很好。
但黃紫燕指出,以上并不是電影營銷的全部。針對如何解決電影營銷的各種痛點?樂視影業首創了品牌聯營模式,即:創/投/制/宣/發/放,全程開放樂視電影產業鏈與品牌共享。創,品牌可以參與電影創業、定制專屬內容;投,品牌也可以參與電影投資并分享票房;制,品牌可以參與制作,保障品質;宣,品牌可以與電影公司聯合宣傳,共創熱點;發,品牌可以參與發行環節,實現本地營銷;放,在最重的放映環節品牌可以實現高強度曝光,圓滿收官。以上這些創新的聯營模式,將運用到樂視影業與三只松鼠合作的第一部影片中。可以說,這是一種全新的(B+B)2C模式。而樂視影業希望將這種模式開放給有沉淀的優質品牌,實現品牌與內容的渠道+用戶的打通,最大化影片的價值。
三只松鼠成第一個品牌制作人
此次大會上,樂視影業與三只松鼠聯合宣布,三只松鼠將成為樂視影業首個品牌制作人。三只松鼠董事、首席品牌官郭廣宇特別談到,三只松鼠影業成立是松鼠深耕娛樂內容的戰略必然,三只松鼠本質上就是一個天然的IP,第二個五年松鼠也將立足于IP泛娛樂,不僅是電商休閑零食,基于線下投食店/松鼠小鎮等新布局為消費者提供吃喝玩樂購多元化的一站式立體體驗;在這個戰略下,未來會持續布局更多元化的娛樂內容,而此次選擇樂視影業作為三只松鼠影業聯合出品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松鼠的創新理念與樂視影業首創的品牌聯營模式恰好達到一致,這解決了傳統電影營銷模式的弊病,對于三只松鼠來說,同時也需要在內容領域更資深專業的合作伙伴共同參與松鼠IP的發展。樂視生態營銷全國策略中心總經理李嶸也談到,樂視把票房分紅開放給合作品牌,符合樂視一貫生態共贏的理念與初衷,跨生態的共振共贏將帶來更加超乎預期的結果,我們也非常期待。最后,多家媒體共同見證了雙方第一次合作簽約儀式。
結語:
樂視影業首創的品牌聯營模式,確立了電影營銷的新標準,不僅拓寬了電影本身的商業價值,也給予了品牌創新營銷的可能性。這符合樂視一貫開放共贏的精神,也說明樂視生態營銷通過互聯網賦能,深刻影響著傳統營銷。對于大眾品牌而言,選擇與樂視影業及樂視營銷合作,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且不說是電影營銷的好時代或壞時代,這必將是電影營銷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