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晚,王石在北京水立方舉行了《回歸未來2017-2018跨年之夜》的跨年演講,與褚時健夫婦、馮侖、汪建、孫冕、蘇珊洛克菲勒等各界領袖一起呈現了一場觸動靈魂的思想之旅。
道法自然,聽從生命的渴望
走過深圳創業的34年,萬科神話的33年,王石在演講的開篇,就表示他十分欣賞的兩句話,一句是“大道當然”,一句是“讓建筑贊美生命”。他說:“我理解的‘大道’,就是道法自然,就是大道對于生命的本源,我們對于生命的渴望。”
從生命的本源走來,向生命的光輝走去,我們需要理順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生與死,睡覺與醒來,長久以來仍見為兩個關乎哲學的問題。對生命的渴望是大道自然,而同樣,對于睡眠的追求則是一種陰陽平衡,這是生命與生俱來的需要。睡眠是一種文化,慕思寢具總裁姚吉慶曾對“睡眠文化”進行了深度剖析:睡眠蘊含了中國的陰陽哲學,順時順勢,生生不息。這種文化是“眼、耳、口、舌、身、意”六根文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理順了這些關系,使我們能活得更加舒坦、更加精彩。
大自然賦予人類生命美的初始價值,無奈生命正與日縮短,在這個龐大、擁擠、飛速變化的時代,面對生命的長短與意義,我們不斷發起了新的探問。
對于生死我們應該避而不談嗎?在“生死對談”的環節,幾位行業領袖告訴我們,面對生死,我們應該談開。天地萬物雖由自然而產生,但生命的主動權是操在我們自己手中的。王石30多歲深海中艱難創立萬科,馬靜芬82歲開始再創業……從這些企業家身上,我們可以窺見,生命的意義,不在乎其長短,只要你仍不放棄追逐,就能收獲通向光明隧道的生命力。
“讓我們一起活到一百不封頂!”當晚馬靜芬激動地振臂期許。的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我們解決健康病患問題的智慧。而回到個體本身,生命的長短與我們平時的“食息動止”有著決定性的關聯。對于息,在去年的跨年演講上,王石曾說自己幾乎一挨枕頭就睡,閉上眼睛一分鐘就能睡著,如果三分鐘沒睡著就是失眠。
無論兩年之久的“萬寶之爭”,還是使其人生至暗的08年汶川大地震200萬捐款門,王石至今認為,無論怎樣,發生了什么,晚上都該睡個好覺。可見王石具備著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睡眠觀。
關注睡眠,追求美好生活
活著總是辛勞不休的,行走在時間的進程,我們時常忘記了對生命展開悟證和思考,我們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對于財富的堆積嗎?
即使金錢在現代歷史中扮演了日趨重要的角色,作為市值超4000億元的萬科集團的第一創始人,王石仍然用他平凡而不凡的經歷,告訴我們,堆積價值、追逐美好未來才是生命的意義。正如他當晚演講所說:“我們對生命的渴求,我們對生命的搏斗、搏殺、奮斗,經歷過很多坎坷,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未來。”
從三個半小時的演講中我們看到,“追求美好生活”成為“回歸未來”演講的高頻詞。王石自稱2017年從萬科退休后是他人生中的第三個階段,關于第三個階段的目標,他曾說:要有愿景,要對社會有貢獻,要善待自己的身體。
對于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王石自己也在生死對談中分享到,他60歲的時候還去劍橋學英文,今天剛剛好過67歲生日的他,打算今年還要去學蹦床。越是艱難的時刻,越是要用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創造最高的生活品質。比如對于企業家、創業者來說,早睡早起,才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堅持有氧無氧運動,均衡飲食營養,才能活出生命的愉悅。
這也是王石表示選擇慕思、選擇好的寢具的原因——只有善待自己,才能讓生活更美好,人要活得舒坦,同時也應該睡得舒服。好的睡眠決定了我們生活的質量,有助于我們保持身體的健康、頭腦的清醒和內心的堅強。所以,一直倡導健康睡眠、用整合創新的方法和定制化的產品解決各種睡眠問題的慕思,得到了王石等一眾企業家們的信賴和認可。
“不要為了活著而活著。”王石在演講結束時補充到。創造價值才是生命的最終目標,我們要把握有限的生命,活出獨特的價值,用不老的追求和健康的睡眠,讓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