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見過這么有意思的大賽,還有我心目中的‘水哥’?!?/span>
“聯想辦這樣的活動實在太好了,學習了!為聯想打call!”
“大賽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實現夢想的舞臺,讓平凡人更加靠近智能生活!”
“聯想為何敢于押注大學生智能創新?比風投更強調生態價值鏈賦能!”
“羨慕這些年輕人有這么多、這么好的創意。有你們,有未來!”
“只要高校學生敢想肯干,聯想愿意助一臂之力,幫助他們實現創新創業夢想?!?/span>
……
歷時3個月,吸引全國524所高校5181支隊伍、12792名大學生的#最強腦造#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于前不久完美收官。無數網友紛紛評論,240多萬高校大學生、數百名高校教師、聯想集團中國區劉軍等一眾高管,以及社會知名人士“沉浸”其中。媒體瘋狂傳播,僅微博話題曝光超1億人次,熱度比肩央視文化類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
(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微博話題曝光量超億,達1.13億次)
在高校大學生創新大賽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做到像聯想這樣能動員如此多的大學生,從來沒有哪家企業能像聯想這樣把大賽辦得有如此高的曝光量,也更從來沒有哪家企業能做到像聯想這樣深度挖掘大創新創意。業內驚嘆:這不僅僅是一項挖掘高校人才的“腦造”運動,更是一起超級水準的“全民狂歡”營銷。
(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直播,掀起網友“刷屏”熱潮)
500多所學校萬余名學生參與,火熱席卷全中國
(總決賽超強評審陣容)
1月23日,11支團隊從全國12819名參賽選手、5181個團隊中脫穎而出后,在全國總決賽舞臺上進行終極PK,并決出前三強,標志著首屆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圓滿完成!
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評審天團與200名現場觀眾評委團,對進入總決賽的作品進行評審。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業務總經理張華,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賦能中心總經理兼中國區首席設計官姚映佳,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化身最溫暖評審進行專業指導?!蹲顝姶竽X》人氣隊長水哥、知名美女青年作家蔣方舟化身最“犀利評審”,對產品痛點需求嚴格把關。
在總決賽上,參賽隊員與各位評審針鋒相對、碰撞激烈,《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風趣幽默、妙語連珠?,F場時而劍拔弩張,時而輕松活潑,時而爆笑連連;場外網絡直播平臺上,數十萬觀眾緊緊盯著屏幕,彈幕不斷……僅僅總決賽,各大媒體就發布報道110篇,累計曝光量超過700萬人次。
據介紹,在整個活動中,聯想向相關院校發出邀請,并在線下自主策劃創意事件為大賽宣傳造勢——“食堂快閃”,“‘腦造’小站”……共舉辦校園微宣講187場“腦造”活動,11場大區宣講會精彩紛呈!
南開大學團委書記、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濟南大學黨委副書記 、西安交通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等高校老師、創業大咖親赴全國十大區晉級賽站臺指導,營造了全國性“腦造”狂潮。
超強人氣平臺及名人助陣,打造注意力經濟與創新“結合點”
(在《最強大腦》錄制現場,擔任全國總決賽評審的蔣方舟與王昱珩)
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的火爆,與聯想把總決賽放在《最強大腦》錄制現場進行網絡直播,邀請《最強大腦》人氣隊長王昱珩、知名美女青年作家蔣方舟擔當評審有著很大關系。
《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推出的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也是聯想的高校合作伙伴。其以“讓科學流行起來”為口號,不僅收視率高,而且與年輕人創新創造有著精準的契合點,并可更加有效地向社會展示大學生創新創業風貌。王昱珩本身就是科技達人,在年輕人中擁有百萬擁躉;蔣方舟則吸引了大批忠實粉絲,除了是作家,還是科技體驗迷。
其實,在決定采用什么樣的平臺和選擇什么樣的嘉賓這一點上,聯想下了很大的功夫?!拔覀儾荒苓x擇‘小鮮肉’,也不能選擇收視率高的娛樂節目平臺。”上述負責人說,“因為與活動的結合點和我們的初心沒有關系?!?
從事后結果來看,平臺的選擇以及王昱珩和蔣方舟的加盟,使得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一開始就聚集了巨大的傳播勢能。
在總決賽整個直播過程中,YY、一直播、嗶哩嗶哩三大視頻直播平臺及聯想官網總觀看人數超過460萬人,總曝光量則超過5000萬次,而受眾人群也精準覆蓋了愛好科技的年輕人。
參賽作品社會“痛感”十足,凸顯大學生深刻社會洞察
(在聯想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獲得冠軍的優米團隊)
這場創新大賽生動地演繹了一場展現當代大學生創新無盡、創意無窮的盛宴。談起此次活動引起的巨大反響,聯想一位負責人表示,整個活動以“痛感”為關鍵詞,參賽的大學生的作品必須接地氣,解決社會痛點?!斑@是活動設計的最核心的要求?!彼f。
為此,聯想把空間放大——面向全國,把時間拉長——歷時3個月,組織了500多所高校的1萬多名學生參與,并進行一輪輪篩選。從5000多支參賽隊伍中篩選出100強,再從100強中選出11支隊伍參加總決賽,以夯實選品基礎。
從大學生報送的創意作品來看,我們也看到,大學生選送的作品普遍偏向健康、環保、情感交流、社交等這些廣受社會關注的領域,與社會熱點密切貼合。比如進入1月23日全國總決賽的作品中,智能快捷新風凈化器致力于使新風系統價格更合理、安裝更方便,LCD光固化3D打印機更便宜、帶來的污染更小,味來智能煲則能模仿媽媽做的飯讓媽媽的愛永伴身邊……
對于這些創意產品,連本身就是智能設備體驗迷的蔣方舟也禁不住直呼:這些90后大學生對社會需求細節的洞察更深刻,他們的創意本身就是融入生活的。
深耕高校創業10年,傳統底蘊成就聯想“腦造”傳奇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韓挺在上海賽區現場點評參賽團隊)
從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以來,中國創新創業浪潮一直洶涌奔流,不見停歇。各地高校也紛紛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推動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在高校,聯想有著長達10年的深耕傳統,從PC時代就格外重視與高校的配合、與大學生的互動。2009年8月,聯想集團及其下屬的全國28個分公司成為中國境內第一個國家認可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并專門創辦idea精英匯,為高校學生提供展現想法和實現創意的平臺。目前,idea精英匯已經成為聯想組織校園活動的“腿”。 聯想舉辦的校園微宣講187場“腦造”活動,也是由idea精英匯組織協調的。
結語:聯想智能生態戰略為大學生帶來更多機會
也許有人會好奇,聯想智能生態戰略到底是什么?竟能讓其舉辦一次耗時如此之長、規模如此之大且如此吸引“眼球”的高校創新大賽!其實,它是聯想對落地智能物聯網時代的重大布局,是一個針對未來智能時代宏大敘事。
劉軍認為,即將到來的智能物聯網時代,大量碎片化的微創新需要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組織來一起創造,需要集合各種力量推動整個智能生態系統的打造。這其中,高校就是一個創意、創新的匯聚地,年輕大學生們有知識、有技術,更有idea。
聯想尊重這些大學生的創新主動性和獨特性,更希望他們加入到聯想整個智能生態戰略落地的大格局中,快速為社會打造更多的智能產品。因而,對于在大賽中勝出的團隊,聯想不僅提供高達10萬的獎金,還提供入職聯想的機會,更承諾一旦參賽產品經過聯想賦能上市銷售,團隊可獲得上不封頂的銷售分紅獎勵。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在他的小說《青春》這樣寫道:“二十歲出頭的時候,除了手頭的青春你一無所有?!倍柚撓胫悄苌鷳B戰略強勁落地的推力,大學生可以將青春燃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