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到底是什么鬼?
為什么很多人說他不是做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沒有想通。以前我是沒想過跑來“創業”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經商”,不知道為什么這兩年“做生意”好像成為貶義詞,非得說成“創業”。
一切的創業,最終都是“生意”,無論你是想短期套現,做大了賣掉,或者自己一輩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層的元邏輯,不可顛覆,不可忤逆。一個創業者必須直面生意的殘酷,理解生意的本質,尊重“生意”的鏈條和生態,才有機會往下走。想長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業。
單點的生意,基于當下的價差,但價差會變動,所以往往難以形成事業。但有本事也可以把不停做各種單點生意變成你的事業,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別動不動賺了點小錢就覺得自己很牛,其實差得很遠很遠。企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多到難以細數,不存在一刻完美狀態。在大公司干的時候,覺得有N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今覺得有N+1可以改進的地方,但為什么不做,無外乎資源、精力及回報的考慮和限制。
如果現在返回去看一家大公司當年的產品,往往都覺得像狗屎一樣。
所以做事業不是做藝術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畫,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開始不怎么完美。所以從旁觀者而言,關注一家企業,必須關注5年以上,方知——任何的戰略都有代價;任何的模式皆有瓶頸;任何的奇跡都是幻象;任何的存在皆為合理。
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動,而浮躁;不因一時之困境,而動搖;不因他人之流言,而百念生。然后方可撥開千絲萬縷,找到這家企業真正的成功之道。
前幾年我們都說:互聯網是開放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可以來創業。
后來證明這是假象。大多數流量的走向是封閉的,大多數產品的背后是少數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鬧騰的一圈人,所分的就是10%不到的市場,基本就是大玩家的炮灰。
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飯,那么請問你有什么核心競爭力?沒有這一些,你賺的也就是辛苦錢和市場行情的錢而已。成就真正的事業,必須要握住一些稀缺資源,比如生產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
創業者最不值錢的感動,就是把自己說得很辛苦,很久不陪家人,不會有人因為你很辛苦給你錢,只會因為你能給他帶來錢而給你錢。被你感動的投資人只存在軟文里,因為資本不相信眼淚。
在追求核心價值的道路上,會經常冒出N多賺小錢的機會和所謂的合作機會。如果選擇上鉤,你所耽誤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資源:時間。
這也是大量企業正在犯的錯誤,著急做流水,著急做點什么證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賺小錢,卻沒什么大用的事情。
比如一些融了幾千萬,但還在賣一些雜七雜八東西的機構,實在搞不懂他們為什么要做這個,不能跑出很多利潤,也不能為長久帶來發展,還要花很多人和資源。
不要整天談一些虛空的合作,合來合去,你會發現,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實力的,都是等人來合作的。
不浪費時間還包括了能花錢解決的專業問題,就不要求人情,人情只能用一次。說話別廢話,做事別拖沓。記住: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從創業之后,時間對于你的意義就會發生變化,以前,慢慢來的事情可能就變成必須得今天做完。而深夜這樣的時間則變得格外有存在感。過去,這個點都是在呼呼大睡,現在可能讓你睡也睡不著。此刻你面臨的是心魔。
創業歸根結底是在和自己做斗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緒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別花這力氣,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