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了一個“少即是多”的新時代。頗為諷刺的是,如今,減法比加法貢獻更大。
當今消費者會依據產品不含哪些成分來作出購買決策,而不是產品包含哪些成分。我們在很多行業都能看到此類現象,護膚行業尤其如此。
人們現在關注的不再是如何通過添加流行和有效成分來改善肌膚,而是希望看到更安全、優質和高效的護膚產品,通常這些產品以去除多余成分為優勢。消費者熱衷于查看護膚品成分清單,將那些成分簡單,可冠以“安全標簽”的產品視為更優質的產品。去蕪存菁的同時,你還需要讓消費者明確知道你去除了哪些成分。畢竟,為了吸引如今更具成分意識的“精明”消費者,品牌別無選擇。
不止我們的產品應當如此,品牌傳遞價值時也應該滿足這一點:簡化。 以簡馭繁,用最少的語言傳遞最多的信息。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表示,哪個詞最能將你的品牌傳達給消費者呢?
答案很簡單:塑造極簡的品牌理念,以此明確品牌自身優勢與差異點。追求品牌的獨特性,首先要去除品牌的非必要內涵。常常有人會說護膚品行業已經飽和。各種各樣的品牌,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想通過建立差異化優勢,鞏固自己的市場利基。要知道,市場并不缺乏新品牌。許多剛剛誕生的產品,還未對行業或消費者產生影響,即已迅速退場。
為什么會這樣?并非因為產品質量不好。事實上,護膚行業是所有行業中尤為“認知驅動”(消費者感受到的質量)而非“事實驅動”(產品實際的質量)的。 這與營銷或公關預算無關:無論營銷投入多大,如果沒有可以與目標受眾產生共鳴的明確主張,就無法真正觸動消費者的心靈。
Lixirskin,作為一個僅有三個 SKU 的護膚品牌,吸引了全球護膚行業從業者和愛好者的關注。該品牌采用極簡包裝,強調單是“簡約”這一點就足以構成一個強有力的品牌價值主張。Lixirskin創始人 Colette Haydon 表示:“韓式十步日常護膚時代已經過去。”她將其三款特色產品稱為“GoodskinTrio”(護膚三寶),強調所有皮膚類型都只需要這三瓶。
雖說不能(也不應該)將行業新秀與擁有數十載歷史和消費者忠誠度的傳統品牌相提并論,但大衛正是憑借一塊小石頭擊敗了歌利亞。有時,品牌只需要“一小塊石頭的推動力”,就可以從行業強勢品牌中脫穎而出。這樣的石頭往往會在消費者心中泛起漣漪,創造嶄新的品牌奇跡。摒棄繁雜,只留下一塊隱喻之石。這就是讓你的品牌可以獨辟蹊徑并且躍上巔峰的成功之道。
擺脫傳統,重新定義護膚
市面上已經有無數種針對不同膚質的護膚產品了,從干性到油性,還有混合性。但事實上,很少人能夠明確辨別自己的皮膚類型。那么,人們究竟是怎么做的呢?NPD 集團2017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48% 的美國女性認為自己的皮膚“有問題”。而這一普遍認知直接導致針對“敏感皮膚”產品的誕生 。
英國護膚品牌 Simple,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Simple 品牌理念很簡單,就是“簡單”。它強調 “善待你的皮膚,尤其是敏感肌膚,因為所有皮膚都會有敏感的時刻。”作為20 世紀 60 年代拒絕香精、色素等添加劑的早期品牌之一,Simple至今依舊致力于此,透過他們在創新,綠色包裝,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就可見一斑。
讓我們再換一種角度看待護膚。韓國愛茉莉集團旗下IOPE 品牌告訴用戶,“肌膚 不是被動的,即等待被護,它其實是一種具備主動自我修復能力的有機體。”因此,IOPE強調臨時的短暫的修復對皮膚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其產品和研究旨在從根本上煥發肌膚活力,最終達到改善肌膚的目的。是時候擺脫干性、油性和混合性皮膚的陳舊辭令了。用你獨特的品牌視角去重新定義護膚,更基于這個視角去講述品牌的獨特內涵與觀點,并且始終堅守你的品牌哲學。
設定明確目標
保濕,抗衰老,清潔。所有護膚品牌都在這么說,不管是品牌目標,品牌故事、品牌使命或承諾,你都有可能讀到。這些流行詞匯中沒有一個能夠區隔品牌,只能算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標準期望。你需要找到一個清晰且獨特的、鮮有競爭的核心利益點。對抗空氣污染是我們近期看到的一股護膚新趨勢。城市生活中,灰塵、空氣污染和電磁輻射,都將刺激我們的皮膚。2016 年 英敏特(Mintel) 發布的中國“抗污染護膚”報告中提到,61% 的中國女性擔心粉塵對皮膚的傷害。
意大利護膚品牌 S?rface,迅速占領這一機會點,其品牌理念是“為了對抗城市惡劣環境, 全天然護膚很有必要。”這款男女皆宜的品牌也通過其口號“呵護都市生活”,明確傳達了這一主張。同時借助摩登簡約的視覺形象進一步傳遞了“為都市而生”的理念。S?rface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目標。你也可以摒除一切干擾,找到屬于自己的品牌目標。
定義你的目標人群
許多美容品牌將核心受眾定義得非常寬泛,即任何有化妝或護膚需求的消費者。只有少數品牌能夠明確定義其目標市場,聚焦目標受眾開展營銷活動。Z 世代 ,即出生在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至 2010 年的人,是如今許多美容品牌趨之若鶩的目標群體。法國美容品牌 Cest Moi 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這么做的: C’est Moi 將自己定義為年輕的象征, 幫助年輕女孩充滿儀式感地開啟美麗人生之旅。它稱自己是“新一代之美”, 透過聚焦這一類細分人群及其生活方式而在行業內占得一席之地。品牌不是永恒不變的。和人一樣,品牌也會老去。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考慮品牌如何伴隨消費者與時俱進。看著消費者漸漸老去卻無動于衷,對美容品牌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緊跟趨勢對于保持受眾關聯度來說至關重要。
但是,一個叫 BOOM by Cindy Joseph 的品牌卻另辟蹊徑。它專注老年群體,更借助獨特定位,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BOOM發問到:“誰說皺紋很糟糕,不值得擁有?”繼而宣稱,“我們不是一款“抗”衰老的護膚品。我們是一款“為”衰老品牌。”當其他品牌無法滿足年長消費者的護膚期望和需求時,BOOM卻奪目登場。憑借其大膽定位,BOOM 告訴消費者,護膚品的作用不是隱藏真實的自己,而是讓你在任何年齡都能擁抱自己,綻放美麗。擁有獨特感染力的品牌方能脫穎而出。識別你的目標群體,逐漸建立你的品牌擁護群體,更始終確保你的品牌為其而生。
保持專注
通過建立鮮明且可信的品牌承諾,許多美容品牌獲得了成功。韓國護膚品牌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整體提升了韓國護膚品的市場地位,成為了護膚行業的領導者。Hera 明確定義其品牌受眾,即Hera品牌應吸引那些“首爾女神”(Seoulistas)。也有許多其他品牌專注于護膚成分的創新來奠定自己的市場地位。韓國品牌 Innisfree就是其中之一。Innisfree 專注于天然與環保,其原料均源自濟州島。濟州島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被認為是孕育高品質的原料之地。Hanyul,專注于為世代韓國母親療愈肌膚,同樣主打草本和谷物等天然成分。此外,主打紅參的Donginbi,同樣聚焦成分為消費者提供終極抗衰老精華產品。
以上只是眾多韓國美容品牌中的一小部分,這些品牌通過簡化與差異化來鎖定其獨特賣點,最終擺脫復雜,獲得成功。我們都在尋找定義我們品牌的“那一點“。通常,答案會我們在不斷做減法之后浮出水面。在這個競爭激烈且嘈雜的市場中,“去蕪存菁,以少言多” 能為新品牌注入極大可能,助其打入主流市場,直擊消費者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