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青島市企業聯合會/青島市企業家協會、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海爾大學主辦的“科技與人性”企業高峰論壇在海爾大學舉行。
全球玉山科技創始人、美國百人會理事、曉龍基金會董事長曾憲章博士,華文卡內基之父黑幼龍先生和海爾大學執行校長孫中元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手機、電腦、無人超市、VR、物聯網.....科技的發展悄無聲息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但科技只有和人性結合,才能發揮其本源的強大而美好的力量,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
如何在科學的運營管理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性“的效能,幫助企業持續贏得”人心“呢?相信此次論壇會告訴你答案。
不創新,就等死
以“科技游俠”聞名的曾憲章博士在此次論壇中,以《創新創業經驗分享與打造企業生態圈》為主題做了分享。從喬布斯和伊隆·馬斯克等創業大咖的故事中,曾博士向來訪嘉賓展示了世界創業奇才的共同點:改變世界比賺錢更重要!
曾憲章博士
活著,就是為改變世界 !
活著是為了什么?有人說,活著是為了追求幸福,回避痛苦;有人說,活著是為了比別人更強,有優越感;還有人說,活著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喬布斯的回答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正是這種使命感成就了喬布斯。
不創新,就等死
一個企業有兩種狀態,要么創新,要么死亡。創新對于企業而言,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生命線。不創新,不緊握時代脈搏,再高大的巨人,也會迅速倒下。
精益創業
精益創業是硅谷流行的一種新創業方法論。精益創業的核心思想:先在市場中投入一個極簡單的原型產品,然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有價值的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快速疊代優化,以期適應市場。
誰折了我們的降落傘?
華文卡內基之父黑幼龍先生則從“人性”的角度做了進一步分享。卡內基訓練機構成立于1912年,到現在已經有105年時間,黑幼龍先生是將這一訓練機構引入到中文區域的第一人。
黑幼龍先生
重視“人”的需求
人在什么時候才能夠真正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呢?是他有所成就的時候。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公司組織內部應該更重視“人”的需求,讓員工擁有更強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進而透過“人”的能量,為企業持續增加生命力。
記住誰折了我們的降落傘
降落傘對于飛行員來說至關重要,而檢查折傘的小兵卻很少被人提起。而在工作中,同事就是折我們降落傘的人,只是我們經常認為那是他們理所當然的工作。所以對自己身邊的同事多一分尊重,多一份贊美,記住尊重不是禮貌而已。
企業即人,人即企業
海爾大學執行校長孫中元做了《互聯網時代的人才激活》的主題演講,孫校長分別從為什么激活人、怎樣激活人以及海爾現階段取得的成果三個層面,向到訪嘉賓介紹了海爾在互聯網時代轉型的一些探索。
孫校長講道:“企業即人,人即企業,一個企業的設備、技術再好,都不一定能夠增值,真正決定能不能增值的是人。海爾從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和用戶個性化三個方面,真正實現人的價值的最大釋放。”
金屬質感分割線
金屬質感分割線
企業管理是一門關于“人”的藝術!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這個世界。但無論科技怎樣發展,如何先進,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也都離不開人在背后的支撐。企業除了讓自己的產品走在科技前沿外,似乎更應該關注這些產品背后的“人”。因為好產品只有通過“人”,才能傳遞好的價值與理念。
在海爾“企業即人”的管理理念中,企業上邊的的人一撇是員工,一捺為用戶。企業管理只有圍繞好這一撇一捺,企業才能成為時代的企業。
正如管理大師德魯克自我評價那樣,“我最大的貢獻,是圍繞人與權利、價值觀、組織機構、制度來研究這門學科,是把管理作為一門真正的博雅藝術來研究。”而企業管理最終還是一門關于“人”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