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品牌金字塔?有什么好處
品牌
發表時間:2018/12/17 14:49:07??
品牌
發表時間:2018/12/17 14:49:07??
構建品牌金字塔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企業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要做這個品牌,以及為消費者創造了什么價值,這都有利于內部溝通和制定目標策略。有了品牌金字塔,管理者不會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感覺,公司內部就有一個統一的運營綱領了。這除了能告訴大家這個品牌“是什么”,還能告訴大家這個品牌“不是什么”。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有關品牌金字塔應該如何構建,包括什么元素,各門派都有自己說法,所以也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的規范。我們看到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品牌金字塔”或者是“品牌屋”(brand house),但是作用都一樣:讓公司有一個清晰的價值定位。
要架構一個完整的品牌金字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說根本沒有做過調研,沒有得到過任何的消費者洞察,沒有定義好目標消費者是誰,沒有完整的差異化構想,更有可能連是否能做得到都是一個大的問號。
首先,我們應該先弄清一個完整的、最簡單的“品牌金字塔”應該包含哪些元素,它們自上而下分別為:
一:品牌愿景和使命
在金字塔的頂尖,是企業的愿景和品牌的使命。很多只有一個品牌的企業會把企業愿景和品牌使命等同起來,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差異的。
一般而言,很多跨國公司都會把兩者分開,企業有一個愿景,每一個品牌又都有各自的使命。而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愿景,只有使命。這里強調一點,無論是愿景還是使命,都不是出自“賺錢”或者“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的考慮。所謂的價值,從來都是為消費者創造的。企業的目的,是通過為社會和消費者創造價值,去獲得利潤,所以“賺錢”只是創造價值的結果。這一點是要十分清晰的。
愿景,是企業創始人的遠大目標,一般來講都是遙不可及的。正因為遙不可及,愿景才會特別崇高,而且會指引企業不斷前行。其實,說得通俗一點,愿景就是企業要為人類創造什么價值的一個說法。
二:目標消費者
目標消費者,是指品牌在制定營銷策略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消費群體。這個所謂的目標消費群體,不代表只有在目標范圍內的人才會購買,重點是“主要針對”。營銷策略是不能夠針對所有人的,哪怕品牌的目標消費者其實包括了所有人。
比如說,可口可樂的主要消費群體是13~19 歲的年輕人,不代表45 歲以上的中年人就不能喝。還有一點要弄清楚,就是目標消費者不一定就是用戶。比如說,兒童玩具的用戶是小孩,但是他們往往不是消費的決策者,小孩的家長才是。
所以,在選擇目標消費者的時候,營銷人要梳理清楚消費者跟用戶的區別。用戶可能會對消費有影響力,但不一定都是消費者。最典型的場景就是送禮,消費者心里構想的是產品能夠提供給用戶的滿意度,不是購買者自己的滿意度,很多時候,在送禮這個場景中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是特別低的。
三:消費者洞察
商場如戰場,節奏特別快。很多時候,從制定戰略到戰術執行,只是瞬間的事。很多公司不會專門常設市場研究部門,所以對于消費者的了解和洞察,會有滯后。
不過,以我的實踐經驗,大部分企業高管,根本不重視消費者洞察,只不過是拍拍腦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消費者想要什么,品牌應該給消費者什么。消費者洞察的缺失已經為很多企業帶來失敗的嚴重后果了,但是很多高管還是沒有吃一塹,長一智,還是不斷重蹈覆轍。究其原因,就是文化上的“自以為是”心態在作祟。
斯通(Stone,2004)在其書中是這樣描述消費者洞察的:
“消費者洞察意味著對于消費者的深入理解,并有意識地將這樣的理解用于幫助消費者實現他們的需要。消費者洞察也意味著聰明的機構能夠以此更好地定位自己,從而滿足顧客或者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獲得盈利、控制預算、安心和合乎道德。”
很明顯,消費者洞察是用來理解消費者、發現和滿足他們的需求的。要是連消費者的需求都不知道,何談滿足他們呢?
四:品牌關鍵詞
品牌關鍵詞雖然沒有被放在金字塔的塔尖,但是它應該是構思金字塔的切入點,是頭腦風暴的第一步。當品牌管理層在設定品牌是什么的時候,他們會想到什么方向?他們希望消費者會聯想到什么東西?在金字塔里面,我們建議相關的關鍵詞不要太多,最多6 個。進行頭腦風暴時,一般參與的人數在6~8 個人之間,大家可以先天馬行空,毫無限制地把意念盡情表達出來。列出幾十個關鍵詞后,再進行反復討論,最終提煉出 6 個,并以此作為品牌營銷策略的依據。
五: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
很多營銷大師都說過一句話,消費者是非理性的。其實,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大部分的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的時候,都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理性。對于很多價格不高的產品,消費者做購買決策差不多完全憑沖動。
比如說,你很少看到有糖果品牌說自己口味特別甜,但是它們的廣告都會帶出“甜絲絲”的感覺。就算對于價格較高的品牌,你也會發現營銷的信息不都是傳播功能利益,因為功能利益本身只屬于基本層面,情感利益才能讓消費者產生共鳴,進而喜歡并產生購買沖動。
腕表從來不會夸自己走時準確,因為這是基本的功能,事實上有一些消費者并不介意腕表上的時間準不準確。腕表的另一個功能利益就是美觀,這是消費者購買腕表的重要考慮。當然其他考慮還可以包括重量、防摔、保修期等。多年之前,鐵達時的廣告“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其實賣的是一雙的情侶表。這款腕表在表的背面,就刻上“天長地久”四個字,最適合情侶佩戴。但是其實它們最大的購買場景,是送禮。試想一雙新人收到送禮者那么有心思的祝福,一定感動。這個設計的腕表,到現在的銷量歷久不衰,這就是情感利益的威力了。
其他情感性利益的營銷信息,還有可口可樂和麥當勞的“快樂”,手機Vertu(緯圖)賣的是“自豪感”,沃爾沃傳播的是“安全感”,蘋果賣的是消費者的“極客感和優越感”,李錦記傳播的是“一家人一起吃飯的幸福感”,美圖傳播的是“分享照片的 愉悅”。
其實,對于品牌而言,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是要兼顧的。但是,很多品牌(特別是老板本人)都有強烈的“產品經理思維”,就是他們提供的產品是最好的,能給到消費者的功能也是最強大的,卻往往忽略了要跟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系的重要性。
(來源:微信公眾號brand-v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