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Roadshow中,微信四大平臺負責人闡述了平臺能力和創新驅動力;中歐教授、行業精英、媒體領袖和去年大賽冠軍uHoo團隊,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創新的機遇與挑戰。
1月18日,“微信全球MBA創新大賽——創意中國2015”(We Win with WeChat——INNOVATEChina2015)最后一站Roadshow來到賽事主辦方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本場Roadshow中,微信四大平臺負責人闡述了平臺能力和創新驅動力;中歐教授、行業精英、媒體領袖和去年大賽冠軍uHoo團隊,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創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次大賽在現場正式發布,為大賽Roadshow畫上圓滿句號;微信團隊及INNOVATEChina團隊的高規格集體亮相,也讓大家對大賽后續進程充滿期待。
強強聯手,連接全球創新力量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歡迎大家來到現場,見證“微信全球MBA創新大賽——創意中國 2015”的發布,并發表了題為“微平臺、大創新”的主題演講。朱院長認為,創新是科學發明之后的商業應用。我們需要洞悉商業趨勢,把握創新機遇,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合適的創新。微信,因勢而變,創新不已。通過此次大賽,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希望跟微信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一起擁抱微平臺、擁抱創新。
騰訊公司副總裁張穎(微博)出席本場Roadshow并致辭:建立生態體系一直是驅動微信產品形態發展的理念,經過4年發展,微信已經建立了完整生態圈。通過在產品上的微小創新,給用戶帶來價值,這是微信所理解的創新。同時也希望利用自身的平臺能力,助力商業創新,讓一些人們從來沒想到,從來不敢想的idea,能結合微信的基礎能力得以實現,持續給用戶創造價值,這將是微信創新理念的最佳詮釋。
微信四大平臺,助力商業創新
微信公眾平臺&開放平臺負責人曾鳴發表了題為“公眾平臺&開放平臺的不斷開放與完善”的演講。他談到,微信公眾平臺是為了滿足企業的基本訴求——聯系消費者、完成交易。3年來,公眾平臺不斷完善功能、優化設計和開放接口,把很多能力釋放給開發者,使得他們對于每個行業的解決方案更貼近企業的基本需求。微信還會把更多的官方能力開放給開發者,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和自主權把自己所在行業的各個業務做得更加透徹。
“在開放平臺,通過二維碼、公眾號、微信WIFI,商家能夠方便地發現潛在顧客,吸引關注;利用公眾號、卡券、掃一掃等功能和用戶保持聯系;商家還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完成整個交易閉環。”曾鳴強調,微信開放平臺提供基礎能力,好比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讓更多的人可以使用這些小積木拼造出自己的商業世界。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個體,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獲得更高的價值。
目前有關物聯網、人工智能的話題不斷升溫。微信智能平臺負責人劉海龍談到,微信智能平臺是智能特性與微信產品的結合,包含語音技術、圖像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人工智能,在未來生活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他重點提到了語音識別與圖像識別技術,認為兩種技術給用戶、商家帶來的想象空間巨大。
“商家可以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作入口做線下互動。圖像識別技術還包括OCR文字識別和人臉識別。這一技術拓寬了人們抓取信息的途徑,并強勢突破了時間、空間和技術的限制。”劉海龍談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語音技術結合,包括個人語音助手、智能硬件、智能家電。尤其是客戶機器人,有效提高客服效率,降低客服成本。通過便捷、自然的人機交互,延伸微信智能感官,實現更便捷自然的人機交互;豐富用戶使用場景,增強微信連接能力,創造出一些新的商業機會。
而在消費電子中最火爆的智能硬件,在微信平臺上同樣有創新爆發點。微信硬件平臺負責人王金桂闡述了硬件平臺的生態邏輯。“硬件平臺的連接鏈是:人——設備——設備提供商。它支持在一個公眾號內同時綁定并管理多個設備。最令人興奮的是,硬件平臺提供了另外一種使用設備的方式,甚至是擺脫設備。”他談到,在芯片和云服務的智能支持下,微信搖身一變可以是血壓計、安防攝像頭、相框,甚至是兒童的玩具。
而硬件平臺的服務能力,是基于微信平臺能力,為用戶提供的增值服務。通過特殊設備云端數據接入,設備數據跨公眾號開放,設備產生的數據將開放給服務提供方使用。在微信硬件平臺上,連接的意義從傳統的社交,擴展到了人與物,甚至物與物之間的交流,擴大了商業創新的廣度。
創新論壇——“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思維是2014年最熱的詞,對此,傳統行業一方面充滿著缺乏安全感的隱憂,甚至是各種被顛覆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急切的尋求擁抱互聯網的機會。微信全球MBA創新大賽中歐Roadshow的沙龍環節針對這個話題開展了討論。以下是幾方嘉賓的主要觀點:
中歐莊漢盟教授——移動互聯網創新的兩點風險
微信作為一個潛在的平臺,提供了很多機會。作為一個教授,我還要講一些風險,我覺得風險在于:我們不能過于關注技術,我覺得最終技術只是一個輔助因素。我們必須了解客戶需要什么,你如果想技術想得太多的話,那么你就只是為了讓人們建立連接而連接,這種技術肯定不行;我聽到很多東西,有些東西對客戶很有好處,最后你給客戶創造的價值,如何實現他的貨幣價值?這個你要思考,很多MBA都有很多想法,但是你怎么樣實現你的收益貨幣化,這也是一個挑戰。互聯網領域,像亞馬遜,他也在努力賺錢,我們也要問問我們自己,你怎么實現貨幣收入?不管是用移動終端還是傳統的PC終端,這都是非常必要的問題。
騰訊科技主編龍兵華——互聯網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連接
互聯網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連接,PC時代的互聯網是完全建立起來一個虛擬世界,人和人的交流在虛擬互聯網上進行連接。而移動互聯網,和各種物體、各個行業連接起來。有更多行業進來,這些行業可能對互聯網是一知半解的,加上互聯網資本運作推動,導致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大行其道。現在利用互聯網領域,還是在做一些連接的事情,但是連接的形態不一樣了。比如說車的領域,很多創業者在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說PP租車,把車主和想用車的人連接起來,以前通過神州租車方式實現,現在通過一個更加直接方式,通過一個微信公眾賬號連接起來。只是連接方式變了,原來有個中介,現在建立一個全新中介,就是互聯網平臺。
我們一方面不能被互聯網思維迷惑,它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事情。另一方面,確實要認識到這里面的本質,很多人講互聯網要快,用戶體驗要好等等。移動互聯網到來之后,讓我們有更好的條件和技術手段能夠實現這些東西。
愛范兒創始人王偉興——微信公眾號不光是一個第三方渠道
我們2012年5月份最早進入公眾平臺,我們最關注微信公眾平臺的一點是:媒體所需要的就是影響力,但是移動互聯網的場景下,注意力已經缺失,怎么更多抓住用戶是媒體最關心的問題。微信公眾號不光是一個第三方渠道,我們有網站,有其他途徑,有社會化閱讀器,跟微信公眾平臺接觸之后,我們感覺作為一個媒體團隊,如果要打造自己的用戶系統非常難,第一會遇到技術困難,第二成本非常高。我花幾十萬打造用戶系統,關鍵問題是你的系統是死的,沒有用戶來,他們也不愿意注冊。微信公眾賬號不一樣,他把他的連接能力開放給媒體。
我們用非常低的交易成本做更好的事情,用非常大的成本做這樣的事情,對我們規模小的垂直媒體是非常危險的。這里我也分享一下,當時我們打造微信公眾帳號之后,最開始是我們一個主號,后續進行了媒體矩陣打造。
微信顧問高峽——臟苦累就是創新的壁壘
大家可能看到了,微信“我的錢包”里有電影票,這是當時在我的團隊指導下做的系統,這個系統2014年12月份,總共形成了97萬單,出票220萬張,每個訂單多余兩張票。過去買電影票有很多方法,沒有微信公眾賬號,沒有入口的時候,在網站上賣票,但是全國排在十名開外,通過九個月的運轉,全國線上出票排第二了。這是我們看到京東購物和吃喝玩樂大眾點評進來之前,唯一的一個不是騰訊控股的入口。
運營過程中有一個體會,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當時我還沒有在微信,第一個我覺得微信團隊真的特別注重客戶體驗,最早我們只想賣優惠券,量非常大。但是從小龍(張小龍),到小康(張穎)都要求必須訂座,要有訂座的話非常麻煩,全國大概2000家電影院,每個廳的地圖,得知道每個廳多少排多少個座位。你要想在微信創新創業的話,我覺得有一點,你是不是確認自己能做臟苦累的活,這個很重要。你能不能做臟苦累的事?你要是能做,臟苦累就是壁壘,你把壁壘建立起來了。
INNOVATEChina2015冠軍團隊uHoo——參加比賽是驗證概念和想法的一種方式
我們去年參加創新中國的時候,總體情況是非常好的,我們在香港科大上學的時候就有想法,就把它做起來。那時候有各種評判者評判我們的想法,提出建議讓我們改進,這是我們經歷的各種經驗。直到去年我們獲勝的時候,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我們確信產品是有市場的,是可以做的。我們在美國有一個合作伙伴,產品原型也在今年的CES展出,現在仍然在產品開發階段,今年年中產品就會推出。投資來講,現在還在繼續籌款,這是現在的狀況。比賽更多應該把它看成一種經歷,對我們來說,這是驗證我們概念想法的一個方式。我們來看一下今年的創業者提出來的問題,我相信會有更多的支持來加快他們的產品開發。
本站Roadshow現場展示了微信“掃一掃連wifi”和“搖一搖周邊”功能。參會者通過掃描二維碼,連接現場網絡,放肆wifi隨意用。最后,通過微信“搖一搖周邊”功能,全場500多名與會者共同“搖出”大賽啟動頁面,“微信全球MBA商業創新大賽”正式發布。
歷經半個月時間,“微信全球MBA創新大賽”Roadshow相繼到訪斯坦福、哈佛/MIT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本次大賽、了解了微信、更了解了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行業。
“微信全球MBA創新大賽”總決賽將于2015年3月22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大禮堂舉行,來自全球的商學院MBA參賽團隊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呢?我們拭目以待,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