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在不斷膨脹,每個人的在線時間也在不斷延長。大量的用戶流量集中在APP上,蘊含著無窮的商業價值。APP內置廣告在程序化投放模式的助推下,也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移動終端帶來的交互體驗變革,讓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顯現出了“品效合一”的趨勢。時下,星廣互動(StarADs)智能AR廣告平臺,為實現“品效合一”開拓了新的方向。
移動互聯網為品效合一帶來全新契機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不僅讓APP取代了瀏覽器成為用戶連接互聯網最重要的載體,用戶的行為習慣也在發生改變。這些變化,讓品牌不得不重新思考在線營銷模式的改變。但是,核心問題始終只有一個:我投的廣告究竟帶來了多少銷量?換句話說,廣告的轉化效果一直是廣告主最為關心的話題。
所有廣告的最終目的都是給企業帶來客戶、帶來銷量,但并不是所有類型的廣告都能夠追蹤或考量最終的轉化效果,這也是傳統意義上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差異所在。
品牌廣告側重于品牌形象的建立,效果廣告追求短期內快速的促銷變現。如何根據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投放選擇,是很多品牌時常會面臨的問題。
如今,在互聯網等技術革新的浪潮之下,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合一”逐漸變為熱門話題。但如何真正實現,業內一直在討論各種可能。從結果來看,這種廣告既需要對品牌形象塑造起到推動作用,又能帶來強有力的直接轉化,同時還能跟蹤和評估轉化效果。
移動互聯網時代通往品效合一的四要素
任何成功的廣告,都需要能夠抓住用戶的心里和行為習慣。時下移動互聯網用戶最顯著的特征,可以用屬性多樣、行為碎片化、注意力易分散、沒有耐心、好奇心旺盛、容易即時產生消費沖動等來形容。
因此,在星廣互動來看,移動互聯網的廣告若要做到“品效合一”,要滿足四個要素:雙向互動取代單向展示;互動形式有趣多變;結合AI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推薦;實時監測投放效果。
雙向互動取代單向展示:由于手機的屏幕尺寸有限,用戶自然希望將注意力放在有用的信息上。單純的展示型廣告會被用戶選擇性忽視,相比之下,能夠跟用戶產生互動、帶來收益的廣告,會更容易吸引關注。
互動形式有趣多變:從互動游戲、調查、抽獎、紅包、轉盤等等,廣告的互動方式需要不斷變化,推陳出新,才能夠不斷吸引用戶關注和參與。
結合AI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推薦:當廣告的轉化效果不理想時,除了廣告本身的設計問題外,另一種可能便是投放給了錯誤的受眾。憑借AI大數據分析技術,如今可以根據用戶屬性,實現廣告的精準推送,從而達成更高的轉化。
實時監測投放效果:通過與程序化投放平臺的結合,對廣告進行實時監測,分析轉化數據,以便為投放提供進一步的合理決策。
毫無疑問,AI正在改變廣告行業,它能夠對廣告效果進行智能分析并輔助做出投放決策。而AI也同時推動了AR在廣告領域的應用,給廣告帶來全新的互動形式。星廣互動推出的智能AR廣告平臺,如今就致力于通過AR廣告,推動品牌營銷方式的變革。
AR廣告,更高互動維度,通往品效合一
通過AR技術可以連接真實世界和虛擬場景,廣告可以化作虛擬形象,與真實場景中的元素進行互動。相較于時下流行的H5游戲等互動方式,AR廣告將互動維度提升了一個層級,效果新奇,形式多變。
例如,通過面部、手勢識別等AR技術,廣告可以根據用戶的動作觸發相應的效果,目前星廣互動已經有了大量的相關應用。
以伊利暢意100%的案例為例,用戶錄制視頻時,只要張開嘴,嘴邊就會出現一瓶AR乳酸菌,配合“暢意100%,好喝助消化”的文案,生動地詮釋了產品功能。而這種動態的形象展示,讓用戶參與其中,很好地塑造了產品的品牌形象,加深了用戶的記憶。這是現有的互動廣告所無法帶來的視覺體驗。
由于廣告以數字化的虛擬元素形態呈現,因此未來完全可以附帶“獎勵機制”,如領取優惠券或電商導流等形式,實現直接有效的轉化。
另一方面,從面部識別、肢體識別,到對萬物的識別,AR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屆時,就可以實現跳舞、擺pose等更多能夠激發用戶參與的腦洞形式,從根本上推動廣告從單向展示走向雙向互動的時代。
在精準投放方面,星廣互動智能AR廣告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實現多維度精準定向,并對效果進行實時監測。在與小米手機的雙11合作案例中,憑借基于目標用戶網絡畫像實施針對性的策略,最終精準觸達到了年輕、側重男性以及中等偏上的用戶群體。
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在推動廣告行業的升級。互聯網廣告的普及讓品牌與受眾能夠走得更近,更精準。AR的到來則讓廣告走向虛實結合的雙向互動形態。在星廣互動的創新與推動下,AR將有望顛覆現有的營銷模式并成為主流,讓“品效合一”這一最終目標,能夠離我們更近。
上一篇:領導力不是知識而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