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發展迅猛,在短時間內規模迅速增加。廣告主是整個媒介產業化的起點,廣告主的選擇是OTT廣告市場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本文將探究廣告主的OTT廣告投放行為及背后的思考,同時對OTT廣告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本文以2017年有廣告投放行為的企業為研究對象,被訪者為負責企業廣告投放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通過定量和定性調研的方式,邀約企業主被訪者進行在線問卷調研,最終完成308份問卷回收,并完成21家全國代表性企業面對面深訪。
廣告主OTT廣告投放現狀
選擇OTT投放的廣告主維持在兩成左右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2017年投放OTT廣告的廣告主比例為21%,相對于2016年比2015年的大幅上升,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大企業的嘗試更加積極,40%的超大型企業已經投放了OTT廣告,而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投放OTT廣告的比例不到兩成。從2016年至今,企業表現出對待OTT更加明朗的態度。超大企業和大型企業對該類型廣告投放的占比均呈小幅下降狀態,呈相對穩定態勢。而小微企業投放比例有大幅提升,從2016年的2%上升到2017年的13%,小微企業的投入增加表現了其對OTT廣告價值的肯定。
相對而言,超大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廣告投放一般對品牌宣傳需求較高,OTT廣告由于自身強曝光的優勢更容易吸引到此類廣告主。同時,超大型企業和大型企業一般廣告預算豐厚,選擇OTT廣告風險相對較小,布局OTT對大型廣告主來說并非難事。而中小型企業本身廣告預算有限,投放廣告更注重效益,更愿意選擇短期內能夠看到回報的廣告方式,因此在OTT廣告發展還不夠成熟的階段,投放更加謹慎。
艾瑞數據顯示,快消類廣告主更加青睞于投放OTT廣告(艾瑞咨詢,2017)。訪談中某大型快消品廣告主表示,“我們2016年開始和樂視合作做OTT廣告,那時OTT剛興起,出于創新的目的,我們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去做的。”
在已經投放OTT廣告的廣告主里,2017年OTT在全媒體中占比1.9%,2018年預期將達到2.8%。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OTT廣告總額為26億元,同比增長2.7倍,并預設OTT的占比2018年較2017年將提高接近1%,OTT市場擴大趨勢明顯。
已有14%的廣告主將OTT的廣告預算投放來源設置為新的預算,證明了廣告主對OTT廣告投放的重視。
廣告主OTT廣告投放策略
一、 OTT廣告有助于廣告主實施多屏互動的策略
對于重視用戶體驗的企業來說,OTT廣告相較于其他形式的廣告,想象空間大,玩法多,能夠幫助廣告主定制出更能表現產品特色及使用體驗的廣告。有飲料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選擇OTT廣告,創新方面主要表現為在硬廣的基礎上聯動了電商,并且搭建了品牌專區,打造品牌專屬頻道,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到的效果是很好的”。
OTT廣告突破了屏與屏之間的區隔,實現多屏互動,44%的廣告主認為這是他們投放OTT廣告的原因。在大多數情況下,在OTT廣告所處的家庭場景中會有多臺聯網設備,這為多屏互動和跨屏營銷帶來諸多可能。家庭中處于同一網絡條件下的聯網設備包括互聯網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等,通過不同設備ID的匹配,實現跨屏用戶追蹤,能夠幫助廣告主制定更加科學的跨屏營銷策略。此外,通過二維碼、搖一搖等方式,實現用戶端多屏互動,提升OTT廣告的可玩性和轉化效果。用戶能夠通過“邊看邊買”等手段完成從接受廣告訊息到下單購物的行為,縮短購買路徑。
二、 OTT廣告成為廣告主家庭大屏場景投放組合新力量
OTT是傳統電視的有益補充,OTT廣告也逐漸成為廣告主家庭大屏場景投放組合的新力量。
49%的廣告主選擇OTT廣告的原因是其覆蓋范圍日益廣泛,受眾規模日益增加,能夠幫助廣告主擴大廣告覆蓋面。奧維云網通過自主監測的2500萬+OTT終端發現,2017年智能電視+OTT盒子的全量日活已經超過6500萬,在這種規模下,OTT爆發出強大的影響力。OTT作為家庭大屏,能夠作為傳統電視的有益補充,對OTT廣告的布局也代表著廣告主占領家庭場景大屏的策略。接近七成的廣告主認為OTT投放是對電視媒體的有益補充,有被訪廣告主表示,“為了全面覆蓋消費者,還是會投OTT,也更多地去做硬廣”。
傳統電視的受眾結構失衡而且數量有限,對年輕消費者的覆蓋有限,OTT作為互聯網電視,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接受度更高。廣告主在品牌年輕化過程中,愿意把OTT廣告看做新的機會點。某車企品牌負責人認為,“現在我們把它看成非常重要的對電視媒體的補充。互聯網電視能夠幫助我們鎖定年輕化的人群,因此我們對OTT廣告抱有很積極的看法”。某飲料品牌負責人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OTT已經成為我們的常規傳播媒體,貫穿在全年的廣告活動中,主要是因為年輕人集中在這里”。
同時,OTT作為互聯網電視,具備電視媒體的一些特性,OTT廣告也具備電視媒體廣告的部分優點。CTR&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2017年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數據顯示,63%的廣告主投放了開機大屏廣告。某被訪者認為,開機廣告和傳統電視一樣走曝光路線,做品牌形象塑造時會運用得比較多一點。同時OTT作為互聯網電視,具備精準投放的功能,能夠為廣告主提高電視廣告的曝光效率提供有益的支持。
OTT廣告能夠滿足廣告主對廣告投放的精準性和高曝光的雙重需求,48%的廣告主選擇OTT廣告的原因是OTT廣告能夠實現精準投放,提高電視廣告曝光效率。
OTT廣告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然而,OTT廣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廣告主在選擇OTT廣告時也面臨一些挑戰。效果難以評估、受眾規模有限、缺乏廣告投放經驗是掣肘OTT廣告發展的三大主要因素。
廣告主對OTT廣告第三方監測數據缺失所帶來的懷疑是限制其投放的最大因素。近六成的廣告主認為,OTT廣告缺乏客觀評估數據,很難評估效果。某國內知名保健品企業工作人員認為,現在OTT制式繁多,沒有一家監測系統能夠完成對各個制式的覆蓋,因此缺乏權威數據。某投放過OTT廣告的一線食品飲料企業品牌管理部工作人員更是表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沒有量化的效果,沒有為我們提供第三方的監測數據。”而OTT企業出于銷售廣告位的切身利益考慮,是否能把真實數據給廣告主,也值得懷疑,因此一些廣告主對OTT廣告依舊保持觀望態度。
基于互聯網電視規模基數的限制,盡管其銷量逐年增長,但目前仍未超越傳統電視,傳統電視的地位依舊穩固。因此有些廣告主并不急于投放OTT廣告,目前仍處在觀望階段。某被訪者表示,“現在整個智能電視增長率非常高,但OTT在整個行業的占比還比較小,雖然增長很快但是整個盤子很小”。
同時,由于OTT廣告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新型廣告形式,缺乏廣告投放經驗也是限制廣告主選擇該類廣告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對于廣告投放策略原本就很保守的廣告主來說,缺乏經驗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某廣告主表示,“我們是一家比較傳統的企業,OTT廣告太新了,還沒涉及到”。
除以上三大原因之外,行業混亂、市場價格高也是廣告主不選擇OTT廣告的原因。
OTT廣告未來發展趨勢
廣告主目前對OTT廣告效果滿意度較高,但認為OTT廣告形式的組合運用還略有不足。據勾正數據顯示,2017年對OTT廣告投放效果感到滿意的廣告主高達78%,但目前廣告主大都選擇OTT曝光層面的廣告(勾正數據,2018),OTT廣告的多組合應用優勢還未完全體現。OTT廣告形式主要分為系統層和應用層,系統層有開機、關機、屏保、專區等廣告形式,應用層有貼片、暫停等,盡管形式多樣,但從2017年廣告主實際投放來看,投放結構仍較為單一,70%的預算分布在貼片廣告上,20%的預算分布在開機廣告上。未來廣告主投放OTT廣告有更多的可能,OTT運營商也應為廣告主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家庭設備關系網絡的出現為跨屏營銷和投放奠定了基礎,智能電視所攜帶的探針能力,可以把處于統一局域網內的家庭智能設備關聯起來,為未來跨屏營銷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嚴格的OTT終端監管政策和業內規范組織的成立,給OTT廣告市場創造了健康的發展環境,能夠為廣告主合理運用OTT廣告護航。相關政策和業內組織正在通過進一步的規范化來推動市場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廣告主認為“OTT廣告市場混亂”的擔憂,能夠為廣告主運用OTT廣告提供良好的外圍保障。
OTT廣告生態建設正處于初級階段,雖各方都有布局但尚未成熟,一旦穩健、可靠的OTT生態建立起來,無論是廣告主、OTT運營商、廣告公司還是第三方監測機構等其他利益相關者都能從中獲利。要想打造OTT廣告生態光明的未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家庭場景營銷價值回歸的情況下,OTT廣告價值更加凸顯。OTT不僅僅是電視和互聯網的結合,它的內容既要符合“多人一屏”的場景化需求,又要發揮互聯網個性化服務的特色,滿足“千人千面”的家庭用戶個性化需求,這對OTT廣告市場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各利益相關者應該積極思考,探索多元的商業模式,讓OTT廣告發揮更大的營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