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來看,創新就是一個“250”的概念,因為模范別人、抄襲別人多么的保險、多么的穩健,多么的容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模式很對。但是一個真正的創新者,你要去做與眾不同的事,一定不被人理解。特別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很孤獨,一定是在探索一個未知的領域,一定是敗多勝少。甚至有的時候知其不可為,但有一種使命感,覺得總要挑戰一下,總要嘗試做一下。普通人眼里這種“250”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一種創新精神。
前面各位大佬講了很多的哲學、很多的道,我達不到這個高度,我就分享一些術。我想講,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怎么能夠去創新。我還是非常贊同一個觀點,當我們提起創業,首先一定要想到創新。如果沒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沒有獨特的定位,對創業公司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抄襲是大公司的專利,因為公司大了也有錢也有人,一抄襲借助別人已有的優勢,可以很容易在市場中形成一個比較成功的模式。但是對于我們創業者來講,又沒有名氣,又沒有錢,也沒有用戶基礎,如果再跟別人做的一樣,是大家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抄襲和拷貝,你在市場中一點機會都沒有。
創新在今天的時代已經有一些變化了。我們聽很多成功的大佬在臺上布道,實際上他們吃第七個“饅頭”的時候,他們吃飽了,所以他在給大家分享第七個“饅頭”如何好吃。但是你要看到,他們前六個“饅頭”,特別是第一個“饅頭”在開始吃的時候,這才是中小企業如何學會吃第一個“饅頭”,如何學會簡單的創新。
大家最近看蘋果的成功,微博的成功,大家每天在偷菜,時代在變,有了互聯網之后,使得消費者和公司之間的距離前所未有的短,消費者互相之間溝通信息的渠道也特別的通常。過去為什么談4P理論,4C理論,都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通過廣告、傳播忽悠消費者,讓消費者把我們的東西買到,這是傳統的營銷。傳統的巨頭都是在這種理論上建立的商業模式。
時代變了,消費者主導的時代來到。也就是說消費者他們會越來越多的決定企業創新的方向,他要來決定企業的策略,所以我感覺,我們的價值觀比較一元,就是看一個公司是不是上市,上市之后市值多高,上市之后市值很高賺的錢很多,大家對你無比的委曲求全、無比的崇拜。
我相信斯坦福商學院的一句話,小企業通過創新、通過顛覆大企業的商業模式,才是這個社會真正前進的動力。所以有了斯坦福商學院的名言才有了美國的硅谷,美國的軟實力不在于美國有幾家市值很高的公司,這些公司可以破產,美國可以用反壟斷法制約他們,最重要的軟實力看他們的硅谷,有一個持續創新的機制。我希望通過今天來講創新的方法,希望更多的創業者即使在創新很難的情況下,在單一的價值觀體系下,創業者還是要堅持創新的理念。創新可能未必要成功,要走成人沒有探索過的路,但不創新你的業一定不做不大。
從微創新的理解來說,最重要的價值觀是用戶至上,從用戶出發發現用戶的需求。非常自我的創新意識可能已經過去了,現在需要更多從用戶角度發現他們到底想要什么,無論多么復雜的技術、多么高深的專利,他有沒有價值,實際上最終是看他給用戶創造什么樣的價值。
我們的消費者非常的簡單,我們很多行業人士經常在一個圈里互相交流,實際上自己把自己忽悠了。我們的消費者,包括美國的消費者,有的時候對于產品的要求,根本不需要說你做50個功能,做三大特性,有的時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點,甚至你覺得很微不足道的東西,你只要打動消費者的內心,消費者就會非常認可你的產品。
每一個CEO要從思想價值觀念上,把用戶放在真正的關注點,這是最重要的價值觀。下面有6個點,第一個是微創新,一定是符合第一個原則,一定要簡單。微博今天很流行,你們真的覺得微博做了什么偉大的發明嗎?其實沒有,原來在寫博客的時候,在座的各位堅持天天寫博客嗎?堅持不了,微博做了一個事,把字數變成了140個字。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則,使他門檻迅速降低,使更多用戶踴進來,產生了化學反應。大家所崇拜的蘋果公司,他真正的成功也是把產品做了非常的簡單,用戶買的不是技術,所有的技術都應該藏在后邊,怎么把你的產品做的讓普通的消費者也能理解,也能夠去使用。
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傳統安全產業看不起360,覺得360不僅免費“250”,而且產品也很白癡。過去所有的殺毒軟件,我管他叫高級軟件。而我們是把它變成簡單的事情,每天給你電腦體檢,每年給你的電腦打預防針,我們讓幾億的消費者都能夠理解安全的概念,所以不僅僅是免費,360才獲得這么大用戶的一個基礎。
第二個觀點,做微創新一定要專注,一定要聚焦。特別是小企業,在剛開始資源一定非常有限,這個時候不要想著做很多的事情,甚至你想了太長遠,想五年以后的事情,也不太靠譜。這個時候你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到一個點上。我伸出兩個手推,一個跳蚤推大象,這是推不動的。但如果把整個的資源變成針尖,可能你也能捅破一個市場。
我經常看到很多初創的創業者,受到博客、業內分析家的蠱惑會很津津樂道。創業者應該專心的去想,怎么找到一個點打動消費者,怎么打動消費者的甜點。我們不是做平臺,平臺不是做出來的,平臺是大公司、大玩家的專利。小公司不要做平臺,因為平臺對消費者是沒有感覺的。消費者永遠問一個問題,我為什么用你的服務,我為什么要買你的產品。
我們企業小,別的做不到,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微創新的文化。什么是微創新的文化?不是自上而下,也不是自內而外,反過來是自外而內,很多的創新是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是在市場中捕獲消費者潛在甚至沒有被挖掘的需求。還有的創新是自下而上,也就是說你的企業里邊你的每一個基層員工、技術骨干、產品經理、一線的銷售經理、客服,他們是在第一線,他們離炮火最近,他們離消費者最近,他們真正能夠在跟消費者打交道過程中,在產品推薦過程中,他們很多的反饋往往是創新點子的來源,而不是CEO搞幾個人,搞幾個咨詢公司,搞幾個高端行業顧問策劃密實,運籌唯物推出去。
如果在座的每一位當成自己是CEO,每一個CEO都應該把自己當成產品的首席經理,當成首席的用戶體驗官,只有企業建立這樣一種至下而上的創新文化,你和大企業比,才有真正競爭的優勢。
有人說了微創新一微就靈,肯定不是,微創新一定會有失敗。做微創新要有一種持續調整的能力,如果十年磨一劍好不容易出山,但是點子不對,時代變化很快,很難調整。如果小步快跑,快速調整的方法,你可能是以季度、月來為周期,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的特性,你可以很快的在市場中得到反饋。如果用戶說,對不起沒有打動我的點,你是有時間去做及時的調整,還有機會做下一個創新。如果說消費者反映,覺得點子很好,當然粗糙一些沒有關系,你可以乘熱打鐵,可以持續改進。
做微創新要有一種持續改進的精神,千萬不要想一口吃一個胖子。蘋果公司的成功也是集小勝為大勝,千萬不要以為iPad是一天做回來的,他大概是用了十年的時間通過艾倫韋伯、iPod、iPad,即便是大公司也是通過微調一步步走過來。我們作為小企業,更要有不怕調整、不怕失敗的韌性。
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講,今天去談模式有一些復雜,模式不是想出來的,甚至剛開始的時候模式不是很清楚,所有模式的建立都是基于給用戶創造的價值,首先有用戶價值才能有商業價值。用戶價值從哪兒建立?不是在屋里琢磨一個模式,用戶價值一定是建立在產品說話,給用戶提供一個什么樣的產品。我再一次強調,在剛初創的時候,如果說不清怎么賺錢,我覺得不要緊,只要說得出來消費者愿意接受你的產品,這就是第一步。很多企業是當你擁有了幾億用戶,模式自然會找你。如果連用戶甜點沒有找到,每天變來變去,跟很多VC大論商業模式,這是清談,不是CEO去做的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做創新要有一種思想準備,你做的東西剛開始可能很冷門,別人看不清,這個時候覺得非常的孤獨。你去找VC,VC不跟你談,你想跟行業大老討論人家顧不上你,所有的創業者要有一點兒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不要看成功的公司,大家馬后炮總結他的經驗,在剛初創的時候一定不被人關注。百度、新浪、搜狐覺得這個模式太好了,你也做,還有你的機會嗎?一定沒有你的機會。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者,當我們用微創新的方法去做的時候,這可能是一個術,在心理上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壓力,持續不斷的把微創新探索下去,我相信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巨大的飛輪非常的沉重,推一下動不起來,要持續不斷找到消費者對你的期望,堅持下去能靈活的調整,我們很多創業者是一定能夠最后取得期望的成功。
這一次我又做了一件很“250”的事情。我希望挑戰,我希望讓中國的互聯網不變的這么壟斷,我希望中國的互聯網能夠變的更加開放。我從來不相信互聯網里,包括很多的行業里已經形成了行業巨頭,他們總是很希望這個格局很好,50年不變,他們永遠在賺大錢,下面沒有新的初創企業能夠脫穎而出,中國不缺能賺錢的企業,而是缺能創新的企業,能有勇氣起來通過創新。大公司跟創新是矛盾的,大公司不愛創新,創新有很大的風險,大公司要的是安全,只有小的創業者,我們才有真正的動力,不愿意遵循已有的游戲規則,所以我們才有動力去創新,對于創新企業來說,不創新就不可能成功。
這一次我有兩個感悟。第一個感悟,用戶支持了我們,這就是我剛才講的,用戶至上。我們一直堅持這種理念,在過去四年里,踏踏實實給中國的幾億網民,讓他們不用花錢享受到比花錢買來殺毒軟件體驗更好的品質。關鍵的時候用戶的力量對你的支持是一個創新公司當面對壟斷巨頭,唯一所能依靠最大的力量,因為比錢比人比資源,我們依然是一個創業公司。還是一句話,只有重視用戶才能腳踏實地。
第二個感悟,很多創業者,我們每一個人要做微創新,每一個人都微不足道,但我認為我們各個行業,特別是互聯網的創業者,我希望大家能夠多相互合作、相互團結起來。很多的創業公司、創業者都能夠呼吁創新、反對抄襲、反對壟斷,如果通過這個事件讓行業有所反思,每個公司都能夠改變,讓這個行業更加開放,有更多的新的創業公司能夠成功,這次我們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都是值得。
上一篇:準確營銷用軟文打開一片市場
下一篇:電話銷售成功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