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時代,企業經營的核心必須從經營產品向經營用戶轉變。而“經營用戶”其實就是“找到和滿足用戶的即時性需求和長期需求,經營用戶的即時價值和長期價值”。如何找到用戶的這種即時性需求呢?要點從場景化入手。
我們每天都處在不同的場景之下,比如在開車、看電視、做飯、社交聊天,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生活場景。每一個場景都制造出了很多行為軌跡,這些行為軌跡可以被量化、被數據化。也就是說,場景的背后是可量化的數據,而各種智能硬件比如冰箱通過和網絡連接,成為聯網設備,就可以充當工具,收集和量化這些數據。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智能床墊和智能手環,算出我們的深層睡眠和淺層睡眠時間,從而知道自己的睡眠質量。
前幾天,有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關注。說“阿里巴巴攜手惠而浦中國發布了一款智能冰箱(Mr.Bin)”。這款智能冰箱可牛叉了,當你還在辦公室的時候,可以用手機APP遙控家里的冰箱,調節溫度,提前解凍冷凍食材;冰箱上還有一個彩色屏幕,你在做菜的時候,可以看看菜譜,如果覺得無聊,也可以按這個觸摸屏聽聽音樂、看看視頻;而如果你懶得去買菜,還可以(通過觸摸屏)在阿里旗下的天貓超市的生鮮頻道上下單,網購食材。以前我們認為,冰箱不就是用來儲藏食物嗎?但這只是用戶最簡單、最基本的需求,就像手機的通訊需求一樣。阿里很聰明,通過挖掘用戶“買冰箱-買菜-冰箱保存-做菜”的連續場景,發現用戶更多的需求,比如有購物、獲取菜譜信息、娛樂等需求。于是,大家都在贊嘆,阿里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終端——冰箱。冰箱是進入百姓生活最好的入口,能夠把用戶廚房的場景、娛樂的訴求、購物的剛需三者結合起來,而其他電器,比如電飯煲、洗衣機、空調都不具備這個特點。所以,這款冰箱對于阿里來說,意義很重大,是和用戶從冰箱到生鮮,繼而和家庭進行深度鏈接的一大入口級平臺。每一臺冰箱就是一個ID,借助用戶“生鮮購買--存儲--烹飪”的連續信息追蹤,平臺可以收集大量用戶的飲食習慣大數據。我相信,從現在開始,冰箱會成為家電廠商以及互聯網零售平臺競爭的焦點戰場。也許某一天,當家里需要冰箱的時候,你不需要花錢買,只要每年出幾百元的服務費,有人會愿意免費送臺冰箱給你。除此以外,我覺得,這件事情的背后,還有一個很大的贏家,那就是與阿里合作的家電品牌“惠而浦中國”。
當然,說了那么多,并不是說讓每個企業都去推出智能硬件,除了智能硬件外,WiFi、移動O2O支付、LBS等工具,也都可以連接用戶的場景需求,從而量化和收集用戶的行為數據。重要的是,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在制造、生產產品時,一定要有聯網、從而收集用戶數據的意識;而對于服務型企業來說,可以借助其他互聯網工具獲取數據。再進一步,我們還可以“借船出海”,主動邀請大數據企業,提出自己的業務需求,分析用戶場景,共同合作,讓數據落地應用,從而找到新的商機。就像惠而浦一樣,即使它自身擁有開發智能家居的能力,但還是選擇和阿里巴巴合作,正是看中阿里巴巴背后龐大的用戶消費數據。未來企業將以經營用戶為中心,每個產業都將受到場景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影響,我們是選擇行動起來去駕馭這股潮流,還是老調重彈,最終被潮流湮沒呢?
上一篇:史上最強的植入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