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年度盤點
大數據
發表時間:2019/1/15 17:56:04??來源:億歐網??
大數據
發表時間:2019/1/15 17:56:04??來源:億歐網??
1月15日消息,第三方數據監測與分析機構易觀今日發布了《2018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2018全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線上交易規模達到15620.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56.3%。隨著消費升級大潮和新零售的影響,預計未來三年本地生活行業還將繼續穩定增長。
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到店業務市場線上交易規模達9976.3億元,在整個本地生活市場線上交易中占比 63.9%,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到家業務線上交易規模達5644億,其中,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4450.3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114%,整體市場仍處于高速增長態勢。
易觀認為,伴隨餐飲外賣業務的大幅發展,以及更多新零售品類接入即時配送服務,到家業務對本地生活市場的滲透還將進一步提高。
新用戶爭奪激烈
口碑APP后發制人
易觀報告顯示,從用戶對到店App的使用看,美團點評在用戶規模上保持領先,但報告特別指出,其新用戶獲取速度放緩。與此同時,口碑平臺用戶流量在2017年后快速提升,尤其是獨立App快速起勢。從生活服務平臺的商家端App的使用對比可以看出,整體來看,口碑掌柜在啟動頻次、使用時長上的表現要好于美團點評商家工具。
報告監測數據顯示,到家業務方面,目前餓了么App活躍用戶規模為6529.9萬人,超過美團外賣4357.2萬人。人均單日啟動次數方面,餓了么、餓了么星選分別為2.87次、3.08次,美團外賣為2.94次。
2018年10月,口碑和餓了么合并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新公司以口碑和餓了么兩大平臺為陣地,前者以數據、技術加速本地生活市場數字化,后者則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新零售升級。兩者合并融合,打通“到店”與“到家”的業務,在“實體店+外賣+零售”逐漸成為餐飲商家經營標配的情況下,用新零售的策略深入推動行業數字化程度。
此外, 口碑和餓了么依托于阿里生態內新零售、會員體系、金融等各個板塊的全面協同,共享配送、金融和技術產品等能力的支持,互通會員、數據及流量資源,通過全面推進本地生活數字化和互聯網化惠及商戶與消費者,釋放更大的生態紅利。
從流量紅利到數字化紅利
本地生活市場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餓了么+口碑、美團+點評兩大玩家對壘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O2O先后經歷了團購大潮、外賣爆發等階段,整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在線化和用戶習慣教育已然完成。
易觀報告認為,O2O發展的前13年,各平臺享受的是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近兩年,中國互聯網的線上流量紅利正在逐步消失。本地生活服務市場進入新零售時代,比拼的早已不再是單個業務影響力,而是平臺所能調動的生態圈力量,利用數據、技術加速本地生活市場數字化。數字化賦能、幫助商戶做精細化運營已經成為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競爭的焦點。
2018年初,口碑正式進入阿里新零售體系,主攻餐飲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幫線下商家升級。2018年,在到店場景,口碑以手機點單、在線商品為抓手,將線下門店的交易、用戶、商品逐步數字化;并通過口碑智慧餐廳解決方案,實現商戶門店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幫助線下商家降本提效,完成新零售的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近日表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從“流量紅利”時代進入到“數字化紅利”時代。與此類似,美團王興也在最近提出以數字化服務為核心方向。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兩大本地生活平臺未來比拼的核心,而阿里的整體生態能力被認為是明顯優勢所在。
易觀報告認為,本地生活和新零售的結合,能為商家提供全渠道、全鏈路的經營模式,逐步推動本地生活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