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彩虹一夜點亮廣州科學城,“基建狂魔”不再是貶義詞
資訊
2020/06/01 18:36:12 12516閱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新的概念出現在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生活中,比如最近幾年很火的新詞匯:“物聯網+”、“新基建”、“AI +”、“夜經濟” 等,這些詞匯的高頻出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
有人說,中國是“基建狂魔”,乍聽之下似乎是對中國基建速度快、但質量欠佳的自嘲,但隨著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入,“基建狂魔”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基建又快又好、可持續發展的代名詞。
本周我們介紹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的園區建筑墻面標牌設計,透過5大研究院,了解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在高新科技產業領域的發展。
近年,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區域定位和資源優勢,提前謀劃布局“新基建”四大片區: 1.科學城創建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示范區; 2.知識城構建通信網絡國際數字樞紐; 3.生物島建設生物安全智慧島; 4.黃埔港規劃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
四個片區自北向南分布,它們串聯成線、以點帶面,形成了一條承載著各類創新要素的紐帶,成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打造創新資源集聚地的地理脈絡,呈現出思路清晰、特點鮮明的“黃埔智造”打開方式。
夜空彩虹團隊此次項目基于廣州科學城的科技高地形象,為園區設計打造招牌導視亮化、夜晚動態燈飾亮化,凸顯園區簡潔而富有科技感的氣質。
此次項目所運用的材質均以耐用性和可持續使用為出發點進行選配,燈飾壽命以年為單位計算,注重燈飾的耐用性和可持續性,不造成短期的快速消耗和浪費。
今年3月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率先在全國發布區縣級“新基建”政策,單個項目獎勵總額最高達5億元,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對“新基建”給予“硬”支撐。
不斷激發區內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高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和引導區內千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項目。
可見,由上至下對于廣州科學城的“新基建”政策都非常重視,夜空彩虹響應科學城的高效作風,憑借團隊的快速組織能力和高效實施能力為園區打造整體亮化,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項目,僅耗時1個月就完成園區數十棟建筑外墻亮化工程,可以稱得上是微觀的“基建狂魔”
如果說20年前中國經濟的“新基建”是鐵路、公路、橋梁的話,未來20年支撐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新基建”則是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互聯網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
而廣州開發區(科學城)則是廣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進行“新基建”建設的引路人角色,這里將成為眾多“新基建”的策源地和試驗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