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聯網,光一味的往前沖還不行,很多時候還要學會思考和創新。其實思考方式,本質上就是你的思維是否夠全面,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運營進階。今天來給大家分享7種互聯網運營思維,滿滿的干貨,一起來感受下吧!
01用戶思維
所謂用戶思維,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互聯網時代的運營要以用戶為中心,那么就得做好用戶體驗。體驗至上要做到沉浸式的體驗,即包含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等,體驗更多的時候要讓用戶積極的參與進來。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種群眾路線的思維,應用到互聯網行業也非常貼切的。互聯網很多運營類的工作,都需要搜集用戶的反饋建議,再把用戶需求轉化為服務用戶的功能,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
02數據分析思維
數據分析思維是指通過各種方法收集用戶的相關數據,數據分析的前提是要做好數據積累,再分析這些數據得出結果作為決策的參考。
一般情況,數據分析的結果可通過圖表的方式來呈現。直觀的表述想要呈現的信息、觀點和建議。而這些數據分析的結果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實現精細化運營。
03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一種認識過程。互聯網運營也是非常重邏輯的一個工作,不管你是做哪個版塊的,基本可以圍繞:目的目標、規劃執行、總結優化幾個步驟去完成。
明確目標:首先明確目的,才能更好的確定運營內容。
規劃執行:沒有規劃的事情我們不要做,沒有規劃就很難落地執行,能不能成功那都靠“善緣”了。前期規劃事無巨細,執行的時候才能順心。把目標、規則、反饋想理清楚,權責到人, 這樣執行的結果便“水到渠成”。
總結優化:有總結才有進步,所以活動最忌沒有復盤。需要通過活動的總結復盤,去發現問題然后再優化環節,如此循環不斷前進
04場景化思維
場景化思維其實更多的是從用戶的實際使用角度出發,將各種場景元素整合起來的一種思維方式。要素有空間、時間、人物、事件等。要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情感訴求、需要實現營銷內容和個體的情感共鳴,營銷者要在場景上多下功夫。
移動互聯網把人的存在提到空前高度,需要形成以用戶實際情況和消費習慣展開的場景化思維,通過行業間的跨界整合和由此衍生的社群效應,對消費市場進行迭代。由此形成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黏度。
05杠杠化思維
杠桿化思維指的是以一個核心杠桿點,去撬動更多資源和成果的一種思維。做運營的往往都是在資源、資金、人力都不夠充裕的情況下去實現更大的可能。所以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資源,并以此作為杠桿,將優勢放大。
06極致思維
互聯網運營,既要對用戶需求深度認知,也要對用戶的體驗做到極致,而這些超乎想象的設置可以是有趣、有用、富有美感或創造性的。研究用戶對產品的需要感,要抓住用戶的一級痛點。當用戶停留在這一需求層面的時候,他們則會想盡辦法得到該件產品。
07跨界思維
跨界思維本質上是一種開放、創新、發散的思維方式。互聯網的本質就在于開放,只有開放才有更多的可能。在互聯網行業中有時打敗你的并不是同行,而是“隔山打牛”的跨界者。
THE END
做互聯網運營也如是,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領域,只要目標一致,就有產生化學反應的可能,學會跨界合作也是一種資源共享。互聯網對大家的影響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傳統的行業也在進行互聯網化轉型。文章來源/運營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