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創新工場完成對F5 未來商店的 3000 萬元 A++ 輪融資,融資將用于產品、供應鏈的進一步打磨和快速布店。此前 F5 曾獲得創大資本 200 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以及 TCL 創投的 1000 萬元 Pre-A 輪融資。
該公司坐標廣東佛山,試圖依托自主研發的機械臂和后臺管理系統來構建 24 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
F5 的無人值守便利店由四臺機器設備構成,一臺快消品售貨機,主要售賣罐裝飲料等標品,平均7秒出貨;一臺鮮食商品售貨機,售賣車仔面、魚蛋等鮮食,平均 50 秒出貨;一臺沖飲售貨機,售賣咖啡等飲品,平均 20 秒出貨;以及一臺自動餐桌清理設備。
這些機器設備的運作都是通過機械臂來實現的。F5 方面表示,無人便利店呈現出來的形態相對簡單,但背后需修煉好“內功”。在技術方面,F5 的機械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生產的,經過 20 萬次測試后,機械臂的出錯率基本可以控制在萬分之一左右。
F5商店目前提供三種購買方式,一種是通過移動端下單,到臨近的 F5 門店取貨;第二種是通過店內的自助終端下單,機器出貨后取貨;第三種是通過店內的商品墻掃碼下單,機器出貨后取貨。三種購買方式均由用戶自助完成。
F5 的差異化思路在于想找到 7-11、友寶的中間形態。首先,F5 的門店面積在 30-40 平米左右,單店設備+裝修成本在 15 萬元左右,低于 7-11 等傳統便利店;其次,F5 的設備支持鮮食產品出貨,鮮食產品品類約 20 種,占日均流水的 50%;再次,F5 的門店 SKU 在 800 左右,依然介于傳統便利店(約 2000-3000)和自動售賣機(小幾百)之間。
此外,F5 計劃在 3-6 個月內開出 30-50 家門店,中央鮮食廚房也在搭建之中,未來想結合無人便利店的特點,自主開發出更多鮮食品類,在品類選擇上進一步體現差異化;同時提升鮮食方面的供貨能力,打磨供應鏈、提升物流效率。
創新工場華南區總經理/投資總監熊昊表示:
當前我國處于便利店的快速成長期,無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差異化切入并且競爭,市場相對空白。F5無人便利店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大大縮減了人力成本,單位面積盈利能力較好,模式和產能均有利于快速擴張。以徐總為首的團隊在軟件、硬件、和系統方面有多年的持續自主研發和迭代,他們的產品的科技化程度在便利店和無人售賣機兩個領域都屬于絕對領先,我們期待能夠幫助公司接下來規模化擴張和搭建供應鏈體系,為廣大的民眾提供便捷的服務。
目前市面上的無人值守便利店解決方案中,一類采用的是 App 掃碼的方式,用戶通過 App 掃描商品的二維碼,然后加入購物車進行結算。還有一類是 Amazon Go 的解決方案,涉及到更多、更復雜的技術和算法,諸如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算法、RFID、圖像分析和感測融合等。
連鎖零售巨頭沃爾瑪在本月初推出了自助雜貨售賣亭,尺寸為 20 英尺*80 英尺,意在讓用戶完成在線訂購后,直接在雜貨亭自助取貨。無人值守、線上線下打通,似乎成了零售新趨勢。
創新工場投資經理阮飛表示:
“目前線下出現了很多自助設備形態,但大多數機器本身不是門檻,門檻在于能否搭建一個與傳統門店有區別度的消費場景,漸漸形成自己的機器品牌,讓用戶把機器和某種腦海中的商品和服務聯系在一起。舉個例子,當我們想到哈根達斯,我們會大概對產品和服務有一個消費認知,我覺得未來“機器”也會形成這樣的品牌認知。
傳統零售業態中,一個人和一臺加工設備是最小不可拆分的單元,這就意味著需要較大的門店面積、較大的客流量和支付日益高漲的人力費用。將此進行拆分后,在未來,通過無人設備提供“標準化商品+簡單服務”將會是線下零售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