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消費升級, 核心硬件的性價比已經不再是選購筆記本時唯一的考慮因素,消費者開始更加關注產品的外觀和工藝設計。輕薄精致的外觀無疑是一個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的賣點,當行業內對這一點產生了共識,輕薄化也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
筆記本產品輕薄化進程加快,品牌間競爭加劇
過去幾年中,傳統筆記本電腦廠商開始紛紛豐富升級其產品線,發布了更多的輕薄筆記本(厚度≤20mm)。與此同時,一些非傳統PC 廠商也以輕薄本為切入點進入PC市場,使得這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GfK數據顯示,過去幾個季度特別是從2017年第4季度開始, 輕薄本占比出現跨越式增長。截至2018年5月,輕薄筆記本在全國零售筆記本市場的占比已經達到48%,并且以46%的同比增長率保持銷量增長趨勢。
輕薄性能成為輕薄本中的熱門細分市場
在幾年前輕薄和性能是兩個幾近平行的概念。在輕薄概念剛開始流行時,輕薄產品主要有兩個細分品類:
一是超便攜類產品(厚度≤18mm),注重的是產品的外觀和工藝設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性能;另一個是傳統筆記本產品的模具升級,將原有的厚度為20mm以上的產品模具升級到了18-20mm,但是設計及配置上沒有特別多的亮點。
隨著核心部件及制造工藝的不斷提升,性能和輕薄終于不再是各自獨立的,輕薄產品的性能也得到明顯提升。GfK中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 輕薄本中獨立顯卡的占比已經攀升到55%. 與此同時,獨立顯卡的規格也在不斷升級,目前搭載獨顯的輕薄筆記本中,有接近80%選擇的是主流顯卡(包括Nvidia MX150及同級別AMD顯卡),原有的入門級顯卡則逐步被取代。作為提升筆記本性能的核心配置之一,顯卡配置的升級使輕薄產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輕薄市場中始終存在一定比例的高性能顯卡(Nvidia GTX 及 AMD RX),這類產品在配置上與游戲本接近,但外觀設計相對內斂,更符合高性能辦公人群的使用場景。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有待開發的機會市場。 但是由于現在產品型號數量有限,同時價格高昂,使得不少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能有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和更加親民的價格,這很有可能是輕薄本的另外一個機會細分市場。
大屏化趨勢明顯
輕薄本近期另外一個顯著的趨勢就是大屏化,大尺寸的輕薄產品受到更多的關注,其中15寸產品的占比呈現出顯著地增長。大尺寸的輕薄本能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因此對于一些便攜性要求相對不高的消費群體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前15寸非游戲筆記本市場中,仍然有68%的產品是非輕薄產品,和13寸及14寸產品中輕薄比例有著明顯的差距,因此15寸的產品仍然還有較大的輕薄化空間。結合前面談及的性能化發展方向,考慮到散熱等使用問題,大尺寸產品也是輕薄+性能的一個理想方案。
毫無疑問, 輕薄本是近幾年的機會市場, 也是各廠商競爭的主要市場。但是目前熱銷的輕薄產品在配置上有很大的同質性。未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之地, 還需要突破現有產品的限制, 挖掘新的機會市場或者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以避免最后掉入價格戰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