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會帶給我們太多的無奈,而我們也總有太多的不得已。
為了掙錢不按時吃飯;為了工作熬夜加班;為了生意喝酒應酬。那身體呢?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我們看到了由華潤三九、賽諾菲、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京東大藥房聯合出品的視頻《傷肝又傷心,誰來拯救我的小心肝》,整個視頻由三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
人物一:網約車司機 王展望,43歲,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車穿梭于城市,平均單日工作時長14個小時。不按時吃飯是常態,趕著吃一口面包,還被乘客抱怨車里氣味不好,最后因為堵車乘客半路下車,他收獲的是投訴和差評。
人物二:廣告公司總監 李倩,32歲,連續加班熬夜9天,對廣告狗來說真的不算什么,可是熬夜并沒有換回客戶的認可,得到的只是老板的批評和責罵。正像片子里說那樣,沒有人會為努力喝彩。
人物三:私企老板 陳文達,54歲,最多一次應酬喝了19瓶啤酒,從初入社會的滴酒不沾,到中年躊躇的千杯不倒,之間差的也許只是幾份合同和幾個簽名而已。但是陳老板的一杯接一杯換來的只是客戶的爽約,被忽悠的那一刻感覺一定很酸爽。
看到這里,我們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傷肝又傷心,這樣的場景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而視頻里的那句:我們總是因為金錢而放棄身體,卻不愿為了身體而放棄金錢,熬夜傷肝、喝酒傷肝、食品添加劑傷肝,不按時吃飯傷肝,這些本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看了視頻里的人物故事,還是不由得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況,我們真的有那么忙嗎?在現代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身體器官首當其沖,但也最緘默隱忍的承受者-肝臟,ta還好么?
跟我們身體里其他臟器們比起來,肝臟可以說承擔了最為繁重的工作,合成代謝,分解代謝,能量代謝,消化代謝,解毒功能,免疫功能等等不一而足,然而ta卻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默默的承受各種壓力,甚至傷害。這像不像我們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承受,很少呵護,偶爾治愈。
眾所周知,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而肝病在我國卻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疾病,中國需求肝臟保護的發病人群規模大,但脂肪肝以及高風險人群的治療率很低,品類處于發展初期,需要大力進行市場教育,培育肝臟保護市場。
作為植物護肝領導品牌的易善復,正是想通過視頻故事來提醒我們,縱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得已,也依舊應該認真生活,因為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訂單合同總有下一個,肝臟卻只有一個。
如果我們可以早預防早治療,就不會等到沉默的器官不再沉默時那樣的無助。
如果我們在傷肝又傷心的時刻,能給自己多一點的呵護和關愛,有護肝不傷肝的選擇,才是真正要去做的事情。
在傳播渠道的選擇上,品牌也十分關注人群的精準性,通過健康類kol+肝病垂直平臺,可以滿足廣泛人群的公益宣傳,同時也可以強化肝病人群的護肝意識。
傷肝又傷心,誰來拯救我們的小心肝?那就請和易善復一起,為肝守護,為健康加油吧!